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霍山县“五点发力”促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时间:2023-12-2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邵勋 金红

今年以来,霍山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关文件要求,大力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3521”工程,强力开创集体经济发展“整县推进”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继续领跑全市。2023年底有望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超90个、占比近70%,预计村均收入超70万元、收益达49.5万元。

在学习培训上发力提能力。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专题辅导报告视频会,邀请浙江省义乌市市委委员、义乌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党支部书记何允辉作《党组织领航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惠民生》辅导报告,组织全县16个乡镇133个村开展“学先进提能力促发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累计征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思路、好点子1026个。组织集体经济较薄弱村和项目扶持村党组织书记到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习考察村级集体经济经验做法。组织50余名组工干部到浙江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学习,组织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村书记考察高山薇菜、天麻等山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举办两次村党组织书记县级集中培训,邀请省市专家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专题授课,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村书记分别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谈感悟、谈目标、谈举措,县内学比赶超氛围日益浓厚,乡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在精准指导上发力给助力。成立高规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专班,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县乡村三级集体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推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一社三会+N公司”集体经济运作模式,以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务委员会账务分设工作。组织召开全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会议和工作推进会议,对年度集体经济发展和项目安排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县委书记领题调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深入乡村实地查看项目、走访农户、座谈讨论,形成《霍山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调研报告》和《霍山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调研报告》;同时,围绕“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突破山区薄弱村发展瓶颈”主题,开展20万元以下薄弱村消除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计划两年内全面消除20万以下薄弱村并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县四个班子成员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至少联系1个村,定期走访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副部长遍访27个集体经济较薄弱村,针对各村情况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并组织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谈思路、话发展、谋项目、找对策,2023年底预计消除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薄弱村达20个以上。

在项目引领上发力添动力。在中央省市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扶持基础上,县财政每年专门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19年以来累计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扶持项目106个,投入专项资金3931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增收852.08万元。其中,2023年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央省市扶持项目10个,落实项目资金716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37.05万元。2023年全县共组织实施到村产业、文旅类等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衔接资金项目达44个,涉及衔接资金8904万元,占全年衔接资金总额的58.24%,年内实现村集体增收446.33万元,平均项目增收10万余元。试点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万企兴万村”行动和村级集体经济特色产品助销等活动,全县71家民营企业积极对接帮扶村,通过开设霍货有名旗舰店和乡村振兴产品展示馆,全县16个乡镇120余种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产品得到充分展示,县内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工会竞相采购,签订采购协议达500余万元。

在奖励激励上发力增战力。坚持经济奖励和政治激励双管齐下,出台《关于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工作成效显著、集体经济增收突出的村干部给予一定激励。每年召开全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在会上现场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报酬,2019年以来已成功兑现绩效报酬559.08万元,其中2022年度兑现绩效报酬224.88万元,受益村干部达693人,充分体现谁发展谁受益的鲜明导向。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绩作为定向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和“五方面”人员比选进班子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积极评先评优和推荐各级“两代表一委员”。2020年以来,全县共有19名村干部考录进入乡镇事业编制、公务员和乡镇领导班子队伍,与儿街镇山王河村党总支书记孙胜同志成功当选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大化坪镇青枫岭村党总支书记韦孝春等3名村书记评为皖美村支书,但家庙镇花石嘴村党总支书记倪勇等4名村书记评为全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极大激发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积极性、能动性。

在因地制宜上发力促活力。各乡镇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充分发挥特色资源禀赋和优势,发挥党员能人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在外成功人士等引领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村村共建、强强联合、以强带弱、飞地发展、村企合作等模式,积极拓展路径,创新发展方式,成功实践探索出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十大模式”,如衡山镇上元街社区对集体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发包的物业管理模式;与儿街镇山王河村建成艾草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的特色产业模式;落儿岭镇落儿岭村发挥交通旅游优势,建设加油站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分红的委托经营模式;佛子岭镇佛子岭社区成立劳务公司承接绿化维护、道路养护等公益项目的劳务服务模式;黑石渡镇戴家河村与龙头企业合作整合流转闲置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大化坪镇青枫岭村依托丰富的集体林山和水面资源,采取林木间伐、水力发电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的资源盘活模式;磨子潭镇宋家河村与文旅企业合作开发亲子体验、短道漂流等项目的乡村旅游模式;东西溪乡桃李河村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高山特色薇菜种植基地的村企合作模式;西溪社区依托月亮湾作家村承办集中培训、文化观摩业务的培训观摩模式;太阳乡金竹坪村利用水资源和自有资金入股水电站实现稳定分红的资源入股模式。“霍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大模式’”专题片获得省委组织部认可,在安徽省直机关选派干部培训班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播放推广。(文:邵勋  金红   来源:霍山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