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玉洱银苍”检察蓝守护如画苍山洱海

时间:2023-12-1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洱海澄碧似玉、苍山积雪如银,苍山洱海交相辉映,它是自然的绝美馈赠,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洱海苍山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的气候特点,孕育出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直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检察机关主动融入苍山洱海综合保护,全力打造融党建“红”、检察“蓝”、民族“白”、生态“绿”四色一体的“玉洱银苍·生态检察”文化品牌,通过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守护青山绿水、“玉洱银苍”贡献检察力量。以科学的谋划,长远的目光,清晰的思路,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筑牢政治忠诚,以“党建红”引领“检察蓝”,推进政治业务深度融合。坚持人民至上,让“检察蓝”顺应“民族白”,形成苍山洱海守护合力。主动融入大局,以“检察蓝”保护“生态绿”,确保“玉洱银苍”山清水秀。近日,该品牌从全国参选的92个文化品牌中脱颖而出,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

能动履职,守护苍洱生态

苍山花甸坝,是苍山顶上一块美丽富饶的盆地,因花而闻名,这里40条大大小小的溪水还汇集成苍山十八溪之一的万花溪,是洱海的主要水源地之一。1954年,为种植土豆、荞麦,组织了近千人进坝拓荒,1958年曾被国务院表彰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畜牧场和药材场还是电影《五朵金花》的原型取景地。但由于无序放牧和开荒,导致苍山花甸坝出现天然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万花溪水源受到污染的威胁。

大理州检察机关能动履职,主动担当作为,于2021年6月向大理市政府、洱源县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同时形成《关于加强大理苍山花甸坝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得到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开启了苍山花甸坝的全方位治理。一年时间里,通过上山一次又一次向当地的牧民、种植户宣传讲解,积极协助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筹集资金帮扶农户产业转型和发展。2022年7月,又联合大理州政府在洱海源头的“高原水乡”洱源县召开联席会议,就苍山花甸坝生态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编制苍山花甸坝保护管理实施方案,初步形成长效治理保护机制。2022年12月,该案的检察建议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优秀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

一体履职,内化群众理念

针对滥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捕捞、非法捕猎等“四非一滥”破坏洱海苍山流域生态环境的犯罪屡禁不绝的情况,大理州检察机关在开展检察监督专项行动中采取“治罪”和“治理”并重的方式,以提前介入、召开联席会统一执法思想形成打击合力等措施,突出打击洱海苍山流域内常见的“四非一滥”等犯罪,通过坚决依法惩治,用法治威严刹住此类犯罪多发的势头,同时也警示教育其他人员这种粗暴的、破坏式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方式是法不容许的。在“治罪”的同时,树立系统治理观,通过在环洱海村落及山村集镇开展公开听证、庭审、入户法治宣传等多种方式,以一案的“治罪”警示教育一大片村落的群众。派出近千人次的检察官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引导洱海苍山流域内的人民群众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保护洱海苍山外化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促使守护“玉洱银苍”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通过近八年“治罪”和“治理”并重的持续发力,目前洱海苍山主要流域内常见的“四非一滥”等犯罪行为已经几近杜绝,其他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活动也得到有效遏制。

综合履职,激发创新力量

2020年4月,大理州检察机关在共同巡河中发现,苍山五溪生态治理项目可能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洱海水源安全的情形,及时向州委、州政府报告,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这是大理州检察机关为了打通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之间的壁垒,实现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之间的贯通衔接,创新开展“州级河长+市级河长+州级检察长+市级检察长”共同巡河中发现和办理的一起服务苍山洱海一体保护治理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之一。

这一案件的成功办理,促成了州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为检察机关助力洱海苍山流域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探索“检察蓝+火焰蓝”的协作机制,进一步为一河一道一山一林的治理提供订单式的检察保障。

为凝聚“共赢”的大格局,与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在专业领域和法律政策适用方面形成双向咨询机制,与州生态环境局联合建立“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共建公益诉讼保护基地”,促成州委政法委先后出台相关方案。

打造检察“智库”,面向社会招募公益保护志愿者,聘任生态环境领域相关行政机关专业人员作为检察官助理,聘任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四大检察”提供专业智慧支持。尝试检校企共建的方式成立大理数字检察创新研究中心、大理“天空地”案件勘验数字检察中心等,引入无人机及开发数据监督模型等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在线索发现、调查取证、监督整改等办案环节发挥技术、数字优势,不断推进技术、数字与业务深度融合,努力为检察蓝守护“玉洱银苍”增添新力量。

创新“12309”检察服务平台、“检调对接”进综治服务中心,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社区矫正执行监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三项工作下网格的“两进三下”社会治理模式,实现检力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大理检察版,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营造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的社会环境。

在检察蓝的持续呵护下,苍山洱海的光彩更加夺目。自2020年起洱海水质评价结果连续多年为“优”,2022年6月洱海流域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在2023年5月5日举行的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上,大理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大理州检察机关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高度的自觉和担当,为苍山洱海的美丽护航,保护好这片惊艳的水光山色。(大理州人民检察院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