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气预报,寒潮将至。11月22日,合肥热电集团公布最新用热形势及保障情况,今年供暖季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市热源供应稳定充足,日供汽量达16549吨,增长加快,供热最高负荷835吨/小时。
数据
汽量增长投诉量下降
冬季供暖,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是民生保障的大事要事。今年,合肥热电按照“看天供暖”承诺,已于11月13日24时启动2023-2024年采暖季供暖。目前,热源保障总体平稳,启动9台锅炉,其他锅炉全部处于备用状态,随着天气变化,全市热源生产已进入高负荷、大流量运行模式。
在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在不停地调整着管网系统运行参数,利用“智慧热网”根据供热负荷、天气温度进行分析研判、实时调控,实现设备高效运行。受益于智慧供热新模式,全市已经有99个小区陆续用上了暖气,近百座供热站房实施了无人值守,通过供热数据的互联互通,进行精准供热、按需供热。
截至11月21日,全市供热最高负荷为835吨/小时,日供汽量达16549吨,较冬供前期分别增长79.6%和55.9%;各大热源厂共计开展日常巡检3000余次,发现隐患及时处置。“我们增加了设备巡检点位、加大巡检频次,目前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煤炭等物料物资储备充足。”相关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一线维修技术人员全天候在岗,为市民提供24小时供暖服务,合肥热电集团管网运行公司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4000余次。根据呼叫中心话务统计,截至11月21日,派单量、投诉量分别较去年下降39%和50%。
提醒
严禁私取供暖系统中热水
记者了解到,在冬供初期,合肥热电962666服务热线以咨询类为主,其中咨询开通业务办理流程居多,还有少部分用户咨询封停、过户等业务的办理流程等。
需要注意的是,供暖初期,由于集中供暖系统是涵盖厂-网-站-户等环节的庞大系统,从供暖启动到室内升温变暖需要一定的过程。特别是刚开通不久的用户一般需要两到三天时间,市民需要耐心等待。
“为保证供暖效果,不要频繁开关门窗和供热阀门,也不要在暖气片四周堆放杂物或遮盖包裹。”工作人员表示,用暖期间,家中需要密切观察户内供热设施如管道、暖气片、分水器、阀门等接口,是否存在松动或“跑、冒、滴、漏”等情况。如发现相关情况,及时联系热电服务热线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切勿私自改造户内供暖设施或增加散热设备,随意改动容易破坏供热系统稳定,进而影响供暖效果。严禁取用供暖系统中的热水,因为供暖系统用水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能作为生活热水使用。“私自放水还会造成供热系统水力失衡,甚至导致整个小区无法稳定供热,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工作人员提醒。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