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78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点、环巢湖重点河流全方位视频监控,蓝藻治理用上了卫星遥感,智慧治藻……11月21日,记者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合肥围绕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将科技融入生态环境治理之中,从水环境到大气污染防治都搭建了生态环境智慧体系,提升了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治水:178个监测点覆盖主要河流、湖泊
今年以来,合肥建成水环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178个,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已形成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水质监测体系。
环巢湖流域水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合肥市生态环境部门在环巢湖重点河流还设置了283个视频监控点,并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水华遥感监测、黑臭水体监测等场景相结合,提供决策技术支撑。
巢湖治理,蓝藻是关键。大湖治理,蓝藻更是一个世界难题。对此“难题”,合肥构建了“慧”治藻应用场景,以提高蓝藻监测预警水平为核心,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汇聚整合多部门各类数据,运用水环境大数据平台构建“慧”治藻应用场景,实现对巢湖蓝藻水华的预警预报,精准管控其变化趋势,为科学治藻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巢湖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该场景还入选了2023年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分论坛优秀案例。
治气:“天地空”一体化大气污染管控平台建成
1-10月,合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4%,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合肥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蓝天,空气的好转是每一个合肥人都“看得见”的福利。
目前全市大气环境已建成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133个大气小型标准站,22个固定式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点,20路机动车黑烟车抓拍点,226个秸秆禁烧高空远程视频监控点,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4100余台套,以及卫星遥感图像应用于臭氧层监测、秸秆焚烧、大气气溶胶监测等场景。
合肥还构建了“天地空”一体化大气环境计算模型体系,该平台成为全市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又一重要支撑。通过建设人工智能预报模型、污染特征分析模型、机动车排放业务指标模型、大气环境评价分析模型,对全市大气质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大气污染防控预警能力,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推动“数智环境”建设,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数字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环境科学决策评估,运用数字化治理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合肥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