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合肥市蜀山区紧扣主题主线,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群众所想,推动党员、干部走进群众、走进企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学促干、以干践行,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聚焦“怎么学”,推动理论学习“入脑”更“入心”
“咱们虽然岁数大了,但学习不能落后,要发挥余热带动大伙儿抓学习,更要把学习与小区治理结合起来。”身穿红色马甲、面色红润、嗓门洪亮的红色小管家李晓群在领学前号召大家主动学、带着目标学。
11月1日下午,该区三里庵街道安徽大学宿舍小区内的一棵大梧桐树下,十几位老人在李晓群的带领下认真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梧桐树下“红色管家领学小课堂”成为小区内一道风景线,管家助学队伍从3人发展到43人,这样的小课堂也从原来的1处变为了12处。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蜀山区坚持“第一议题”学习、专题研讨等学深悟透,整合蜀光宣讲团、劳模宣讲团、先锋宣讲团等全区宣讲矩阵力量,组织红色小管家、社区小管家、党员志愿者入户送学,打造“歇歇角”“读书角”等基层理论学习“微阵地”,通过“书记讲党课”“书记讲给书记听”“微宣讲”“社科名家大巡讲”等方式层层传导,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3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走进单位机关、企业工厂、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做好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工作,与干部谈工作、讲政策,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让理论宣讲更透彻、解读更生动、形式更丰富,有效凝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聚焦“怎么办”,推动调查研究“选好”更“解好”
蜀山区坚持把下基层调研作为谋划发展、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先手棋”,县处级领导干部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21个方面,确定调研课题36个,逐个课题制定调研计划,循迹溯源、察情问策。在此基础上,县处级领导班子共梳理确定正反面典型案例各9个,综合运用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改革创新的前瞻性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广泛收集素材,掌握第一手情况。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蜀山区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累计实地调研350余次。注重总结提炼,坚持立行立改,分层次归纳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26个,现场研究解决问题17个,提出解决举措26条。重点围绕就学、安置、城中村改造、物业服务、平安建设5个方面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区集中开展“办实事、解民忧、破难题、促发展”行动,分类制定具体措施15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眼皮子底下”的民生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
聚焦“怎么干”,推动为民服务“做实”更“做优”
“通过注册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上传简历,就能轻松享受招聘快捷服务,直接与心仪企业洽谈,非常便捷。我现在已经收到好几个面试邀约了,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面试,真的非常暖心。”井岗镇金湖社区居民丁志伟高兴地说到。
蜀山区聚焦群众诉求,把“求解思维”贯穿为民服务全过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抓实稳民生“就业服务”,针对小微企业、个体户用人“散、小、少”的特点,搭建“三公里”智慧就业线上平台,引导辖区1.3万家用人单位和11.6万名社区居民注册使用,实现掌上对接,成功对接就业9743人次。同时聚焦人才引进、评价、培养、服务、激励等重点环节,开展政策宣传,确保企业主知政策、用政策。
推进顺民意“健康服务”,广泛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免费义诊活动、“九九重阳,健康义诊”等活动,组织专家医护人员走进中小学和老年护理院等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义诊,组织家庭医生小组开展社区“双网格巡诊”服务,倾力为辖区群众提供集疾病预防、诊治、康复、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上线暖民心“数字地图”,为全区150万居民提供612个便民服务点信息,聚焦“应用场景”,以电子地图形式,分色块展示蜀山区暖民心行动项目点信息,加深便民停车、放心家政等便民服务精细度,有效提升暖民心行动数据化、可视化、动态化水平。
(文:范潜离 陈三虎 孙雨静 图: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