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节地生态安葬的合肥实践

时间:2023-10-2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旋

10月26日,一场以“寄给秋天的一封信”为主题的公益生态安葬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小蜀山陵园举办,200余位逝者以“不占寸土”的生态葬式回归自然,与绿树、鲜花常伴。

一份逐年增长的数据

当天上午,伴随着深情的音乐,专业礼仪人员以祈福、鞠躬致敬等一系列专业而又温情的安葬仪式,送别生态殡葬逝者回归自然。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墓葬相比,生态葬采取不立碑、不保留骨灰的方式,将逝者骨灰放置于可降解环保材料中,经过一段时间自行降解,与鲜花、土壤等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生态葬入土为安、回归自然,这是我父亲的遗愿。”市民吴先生介绍,他的父亲去年年底因病去世,老人生前就特别叮嘱子女,去世后要实行生态葬,“一来是响应国家绿色殡葬的号召,为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献出一份力量,二来也能和母亲结伴。”此前,吴先生的母亲已经于2020年12月通过生态葬安葬在小蜀山陵园。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小蜀山陵园推行“两有一免”生态葬闭环服务模式,即安葬有仪式,祭扫有保障,全程零收费,还设置刻有逝者名字纪念墙,满足市民祭扫需求,实现服务闭环。

近年来,合肥市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作为深化殡葬改革、减轻群众负担、倡导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殡葬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以合肥市小蜀山陵园为例,森林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人数从2021年69位、2022年108位,到今年220位,景观壁葬、茶花葬等节地安葬占比从2021年45%、2022年52%,到今年60%,均呈快速增长趋势;鲜花祭扫等绿色文明祭祀方式占比将近100%。通过推进节地生态安葬,2021年以来,小蜀山陵园共节约土地11.27亩,节约土地可继续建设各类公墓3000余个。这些都是合肥市探索节地生态安葬实践的缩影。

生态葬“省标”将全省推广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合肥市牵头制定的《骨灰生态安葬工作指南》成为安徽省地方标准。将由归口单位安徽省民政厅加强标准宣贯培训,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据悉,《骨灰生态安葬工作指南》为合肥市在总结多年生态安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省其他地市工作做法,经多方调研、探索形成。内容包括生态建设、生态葬式、服务流程、质量要求等方面,其中,生态葬式包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江葬、海葬等,为生态安葬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路径,打造出一份标准化生态安葬模板,为推广生态安葬提供标准支撑。

特色安葬模式基本形成

近年来,合肥市以直属殡葬单位为创新发展“试验场”,按照“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原则,相继推出茶花葬、景观壁葬、草坪葬、树葬、森林葬等节地生态葬式。

2021年,合肥进一步创新“一墓多穴”“家庭合墓”安葬模式,以满足社会基本安葬需求为导向,通过向下拓展空间,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积的情况下,新建墓穴均为“一墓多穴”式,可安葬3至8位逝者骨灰;墓区原有传统墓穴依申请改造为“家庭合墓”式,根据原有墓穴大小,视情安葬3至8位逝者骨灰,超过一定穴位,使用铜管、小型骨灰坛或特制骨灰盒安葬。每套“一墓多穴”“家庭合墓”式墓穴,可为一家庭减少至少1套墓穴购置费用,节约至少2.6平方米土地,有效实现增供给、节土地、减负担,有力破解公墓(陵园)可持续发展难题。

这一安葬模式获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等地业内人士予以高度评价。据悉,经过三年探索,合肥市正在研究出台《关于在全市推广“家庭合墓、一墓多穴”节地生态葬式的通知》,年内将向全市推广“家庭合墓、一墓多穴”这一特色安葬模式,更充分地发挥公墓(陵园)在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合肥将继续以节地生态为导向,赋予殡葬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坚定不移地推进移风易俗,多方面着手推进殡葬改革,推动殡葬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张旋)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