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红河州公安局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牵引,锚定“三下降一扭转”和未成年人“双下降”工作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以普法“小切口”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助推红河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
红河州公安局成立专项行动小组,把普法强基工作作为全州公安机关“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研究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压实各警种普法责任。为深入推进专项行动,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全州公安机关持续发力,加大宣传力度,多元举措取得成效。
泸西县公安局组织召开广场会、院坝会,通过开门接访、领导下访,以拉家常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听民生、话平安、解民忧,搭建警民“连心桥”。依托“枫桥经验”,采取“执法+普法”“调解+普法”“服务+普法”模式,治安类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率达98.61%,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达到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象普法百分百的目标。
蒙自市公安局依托紧盯主业“常态普”、清查整治“重点普”、以案释法“精准普”、社区警务“逐户普”等“12普”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见实效,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带动警情下降6.96%,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8.02%,矛盾纠纷同比下降8.53%,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石屏县牛街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职能部门干部及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综治网格员等组成“夜校”老师建起“法治夜校”,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和应对方法。通过近距离、面对面、形式多样的授课,有效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法治夜校’很好,让群众学到了更多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牛街镇他腊村委会副主任李庆芳说。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问题,红河州公安机关结合案件特点以及真实案例,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为群众讲解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点和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以及受骗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开远市公安局本着哪里人多往哪里“宣”的目标,民辅警主动走进群众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变身“反诈青蛙”,到南正街、知花小镇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开展反诈普法宣传;建水警方组建“女子反诈宣传队”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开展不间断宣传;弥勒警方大力开展反诈讲座、反诈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常态提醒宣传教育;金平警方构筑“警银+警校+警民”全民反诈新局面,深入校园、银监部门进行反诈交流宣讲……
不仅是线下普法活动形式丰富,线上普法宣传依然火热。全州公安机关新媒体宣传矩阵同向发力,加大普法图文、海报、微视频、直播等宣传推广力度,开展全平台、高频次宣传报道,使平台成为群众获取信息、学习法律的重要渠道。
据统计,为进一步落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红河州公安机关下沉警力2993人,组织专门普法活动750场次。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网络安全宣传周等行动,积极筹备谋划普法工作,为辖区群众宣传普法。红河州公安局刑侦支队走进州融媒体中心《红河热线》节目,以守护“钱袋子”筑牢“防骗墙”为主题,与广大听众、网友就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怎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把打击违法犯罪、基层社会治理和普法警示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
随着普法强基工作的深入推进,红河州公安机关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有效收集社情民意,促进警民和谐,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渐浓厚。(红河日报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