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蜿蜒而过,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碧波荡漾,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庐州公园、逍遥津公园交相辉映......近年来,我区始终将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城乡绿色空间大幅拓展,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
图|庐阳城区新貌 何刚 摄
以绿为底
传统名园凸显历史底蕴
绿色生态为底,历史文化底蕴加持。1953年逍遥津公园正式命名,成为合肥首座城市公园。历史上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一战,战场遗址就在今逍遥津公园一带。公园在2020年综合提升改造后,根据景点分布及特色将公园设为八大景区,其中东园有逍遥古津、威震江东、大象希声、阁湖秋月、九天揽胜五处,西园有魏吴遗踪、藏幽拾贝、梅榭吐翠三处,合称“逍遥八景”。公园人文景观厚重、自然景观宜人。
图 |逍遥津公园秋景 王亮 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为国家首批开放性公园的环城公园,不仅将生态绿意融入了城市的车马繁华,也让市民的“绿色生活”触手可及。2019年我区对环城公园(南淝河庐阳段)河道两侧夜景步道、休闲广场、公园节点小品夜景景观亮化进行提升,丰富了河岸夜景空间层次,提升了南淝河夜景魅力。
图|环城公园 何刚 摄
杏花公园中,江南园林风格的特色景观携手中央大草坪,为周末的闲暇时光增添山水之美。杏花公园是三国遗址“筝笛浦”“藏舟浦”所在地,临水而建的杏花书院是我区首个建在公园里的城市阅读空间。园内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将领罗炳辉将军纪念铜像,同时该公园也是全省首座“孝”文化主题公园。
图|杏花公园 章新华 摄
元老级的“城市三园”开启了市民的“享绿”时代。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在城区北郊,南邻淝水故道,西邻鸡鸣山、将军岭,一座古色古香的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矗立在距今约1800多年历史的曹魏抵抗孙吴的三国新城遗址上,为市民展示了原汁原味的三国合肥新城风貌。
图|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骆先洋 摄
绿水相依
描绘环水沿河生态画卷
四里河、南淝河两条河流穿城而过,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两大水库坐北相视。近年来,我区围绕“两库”“两河”构建“园中之城”,让城市与水系相辅相成,市民徜徉在滨水公园内其乐融融。
图 |董铺水库 张红兵 旌阳 摄
被绿道环绕的四里河自北向南而下。大房郢公园、四里河滨水湿地公园、四里渠东路公园、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上接城市水缸,下连城市水脉,一幅以水为景的沿河画卷缓缓展开。
2014年以来,我区陆续实施了环巢湖二期四里河生态修复工程、四里河景观提升工程、四里河水体达标整治工程、四里渠东路公园、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夜景景观亮化工程等项目,不断改善四里河片区生态系统,不仅满足了周边市民平时休闲、运动的需要,更是将四里河从单一的河道绿地打造成含生态修复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公园,让城市与水系共生、共存、共享、共融。
图|四里河风景如画 骆先洋 摄
在另一条“重量级”河流,也是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的源头,2022年建成的安徽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为董铺水库水源保护区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该公园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结合湿地资源分布和公园定位,分为5个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图|南淝河 李晶晶 摄
南淝河顺流而下,庐州公园、半岛公园、商鼎公园……谱写出一篇篇“绿”文章。庐州公园是合肥二环内最大的城市公园,园内植物品种170多个,绿地率达85%,是集休闲娱乐、体育运动、健康生活、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半岛公园环绕南淝河而建,亲水、休憩、观景相得益彰。蜿蜒曲折间,西一环与南淝河纵横交错处,曾经的商周时代古文化遗址地,商鼎公园携文化与绿意点缀其中,人文与生态价值兼备。
图 |市民在庐州公园休闲娱乐
见缝造园
拓展百姓身边绿色空间
把零星地块建成“口袋公园”,让城中宝地回归自然怀抱。近年来,我区利用街面闲置地,见缝插绿、留白增绿。从老城中心出发,起身于人民广场的多彩绿篱,向东而去,找一个和煦的午间,在宿州路的街头游园里小作休憩,移步西北,在南淝河边的商鼎公园里,寻觅千年文化遗迹,在紫桐公园里一探合肥首个公园下沉式菜市场的新奇,在海棠公园的绿植中赏味中华传统文化,在庐州铁线公园瞻仰城市工业文明……一座座“袖珍公园”“口袋公园”,让市民的生活愈加惬意,让城市的品质明显提升。
图|庐州铁线公园
道在林间走,人在画中游。在实施公园游园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区因地制宜,重点实施了庐阳区绿道系统一期、二期和董大水库溢洪道绿化景观一、二期等绿化项目,将生态功能和运动功能相结合,串联庐州公园、大房郢公园、双水公园、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等13座公园绿地,让公园成为环境宜人、野趣横生的运动健身绿地,形成庐阳独特的“两河两库”滨水绿道景观带。
满园芳草深浅色,诗家清景在庐阳。近5年来,我区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58万平方米、建设绿道45公里,新建公园5个、游园28个,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的同时,努力做到推窗看见绿、出门即见园、转角遇见美,为百姓的生活底色抹上一缕公园绿、生态绿和幸福绿。
来源:庐阳区委宣传部 庐阳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