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属公文包、一件蓝色小马甲、一张四方桌上摆放着工作日志、《民法典》《法律明白人手册》,这是“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李斌是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光明村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书记、大坪地村民小组小组长,依托工作室阵地,他让普法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有力度。
云雾缥缈,远山如黛,大理州漾濞县苍山西镇光明村美丽幽静,300余户人家依苍山西坡而居。在这幅美丽乡村的画卷中,“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就是一道独特的“法治风景线”。
走进“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墙上贴着规范的工作职责,挂着法律明白人的专属公文包和蓝色小马甲。一张四方桌上,摆放着工作日志、《民法典》《法律明白人手册》等。
李斌是漾濞县光明村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书记、大坪地村民小组小组长。作为一名法律明白人,他说:“我要依托工作室这个阵地,面对面服务好群众,真正打通法治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提素质,让普法有深度
培养法律明白人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专项工作之一。自云南省启动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工程以来,全省各地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孕育了一批关心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善普法懂调解的法律明白人,李斌就是其中一员。
这些法律明白人,就是群众随时找得着、用得上的“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更是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纽带。他们在村务管理、法治宣传、法律帮扶和依法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的法律明白人,我的职责就是用法律服务身边群众,当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引导员’、法律法规的‘讲解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李斌说。
为提升个人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能力,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活字典”,李斌除了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还积极参与“法律明白人大讲堂”学习,为普法充好电、蓄足能。“只有村里更和谐、邻里更和睦,村民们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生活上,日子也才能越过越好。”李斌说,经过学习,自己开展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细化,不会出现偏差,更加能够结合实际解决邻里纠纷等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进一步升级。
多举措,让普法有广度
自“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成立以来,为充分发挥好法律明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李斌利用村民议事、院坝会、矛盾纠纷调处等时机,为群众讲政策、调纠纷、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引导身边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结合当地民族特点,他采取“少数民族语言+汉语”的“双语”普法方式,紧扣“八五”普法实施方案,向群众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村里掀起学习《宪法》《民法典》的热潮。
同时,他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结合农村普法特点,围绕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电信网络诈骗、危险驾驶等热点问题,用“大白话”说法,以“真案例”释法,增强普法的实效性、渗透力,让普法宣传跟着法治热点走,将法律法规融入唠家常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实用的法律法规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在今年开展的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李斌手把手教群众参与民法典在线答题活动,通过线上答题学法,将法律知识带到群众身边。
“民法典在线答题活动操作简便,老百姓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参与。这些答题的内容,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法律常识,简单易懂又接地气。老百姓在参与答题过程中,还能获得奖励,答题的积极性更高了。”李斌说。
解民忧,让普法有温度
工作时,李斌经常奔走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劝导、化解等工作,做到矛盾不上交、不出村。
“我们都相当佩服他,帮人家解决事情,你不对就说你,他不对就说他,你该怎么做,他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是心服口服的。”光明村一村民这样评价李斌。
“李斌做事不偏不倚,我们都十分信任他。”在李斌成功调解一起滴水纠纷后,光明村村民茶艳(化名)说。
原来,茶艳家在建房子时,邻居担心这栋房子太高,下雨时屋檐的雨水会飘到自己家里。另外还担心雨水排泄不畅,会积在两家之间仅1米左右宽的泥土排水沟里,把他家的土围墙泡倒。
双方因此产生矛盾,李斌及时到现场查看情况,并建议茶艳在自家屋顶建个雨槽,通过排水管把雨水排到排水沟,这样屋顶的雨水就不会飘到邻居家。同时与茶艳协商,用混凝土浇灌成U形槽的排水沟,这样既可以排水,又可以走人。
“虽然多花了点钱,但为了邻里之间能和睦相处,我觉得值。”茶艳认为。另一边,茶艳的邻居也很开心地说:“我们所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
“农村的矛盾纠纷没什么大事情,都是些小事。我们法律明白人就是在基层治理中通过法律的手段,把老百姓心中的气疏通了,就能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李斌说道。
作表率,让普法有力度
自从担任法律明白人以来,李斌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自己家请工人搞建设,他会提前为工人购买意外险。他的法律思维和安全意识,也为村民树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
李斌经常走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在服务中倾听群众心声、广纳群众意见,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至今,他共开展集中普法宣传8次,到群众家中普法200余次,有力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李斌还依托自家经营的农家乐,召集村民商议村小组修路、修沟等大事,以更合理的价格向村里的老百姓收购鸡蛋、土鸡、核桃花、野菜等农副产品,将村民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他收购的是农产品,普及的是法律知识,集纳的是社情民意,打通的是公共法律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李斌通过不断延伸法律明白人的服务触角,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能人治村”。如今,光明村在一批“李斌”的带动下,广大村民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格局和良好氛围,村民自治水平有所提升,促进了村民共建共治共享。(云南省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