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在淮河路步行街中段的小吃一条街店门口,店长张礼友和城管执法队员韩锋共同将一块仿古风格的“门前三包”承诺牌张贴在了店门口。张礼友的小吃店在步行街经营了三十余年,迁入小吃一条街已经六年了,他说自己对步行街非常有感情,希望看到步行街越来越好,承诺将尽己所能主动做好“门前三包”。据了解,庐阳区城管局将联合逍遥津街道,以此为契机,通过自查自纠、协同管理、联合检查、评比表彰等四项机制,提升街区商家“门前三包”工作的参与度与履约率,进一步提升街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新的“门前三包”承诺牌手掌大小,米黄背景,复古造型,牌面内容为“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承诺,为了具有仪式感,还特地在右下角留出了承诺商户签名的区域。“原来张贴的为蓝色的‘门前三包’责任牌,‘门前三包’的责任内容比较详细。这次,我们根据步行街区的特点,把街区‘门前三包’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将“门前三包”责任牌变为“门前三包”承诺牌,促使商户变被动为主动,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同时,牌子仿古建筑的造型,也与步行街改造后的风格较为相宜。”庐阳区城管局容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步行街区为合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和普通居民区或主次干道有所不同,为了让管理更为精准,承诺牌上删除了处罚条款等内容,根据街区特点简化了“门前三包”内容,如将“及时清理门前绿化内的垃圾杂物”改为“不向绿化带倾倒垃圾、污水”。同时把责任牌变成承诺牌,进一步督促商户诚信经营、按规定履约,打造“城市管理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氛围。
如果说用“门前三包”承诺牌逐步替换责任牌是一种仪式感,那自查自纠、协同管理、联合检查、评比表彰等四项机制则是为商户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参与感。“淮河路步行街区主街长1040米,有商户150余家,涵盖周边600余户,日均客流量十几万人次。为了提升市民游客逛吃玩乐的体验感,步行街区于2021年改造后,通过升级保洁措施、警民联防联保等举措,进一步提升街区的管理水平,打造‘席地而坐’的步行街区”,逍遥津街道淮河路步行街区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说到,街区的管理水平要在上新台阶,必须有商户和市民的参与、监督。比如,街区的保洁员早上大扫之后,转入日常保洁,对于市民游客随手扔到商家门口的垃圾,我们希望商家看见后能自行清理。同时,垃圾、茶水等不要在绿化带内倾倒。街区城管队员将分片包干,加强日常巡查,帮助街区经营户解决所需所求。对于无能力解决的问题,商家可利用微信群、“庐阳城管在线”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第一时间向城管部门反馈,共同处理,确保人人都是监督者,人人都是管理者。
对于商户“门前三包”的执行情况,城管部门有什么奖惩措施呢?“我们将采取城管队员与经营户共同参与考核打分,月度、年度表彰的形式来进行奖惩”,逍遥津街道淮河路步行街区相关负责人说到,城管部门制定考核方案,每月抽取责任单位与城管队员组成联查小组,对街区“门前三包”履约情况进行检查评分。以月度检查结果为依据,评选出月度“门前三包”履责优质商户授予流动红旗。年底汇总成绩,评选出年度“门前三包”履责示范商户,授予奖牌。优质商户和示范商户将在促销活动审批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商户及其工作人员,优先纳入文明单位、“身边好人”评选范围。
同时,坚持容错纠错,首违不罚。对于第一次拒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经营户,下达首违不罚提示单;对于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根据《合肥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合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处罚结果计入信用档案,取消当年文明单位、“身边好人”等评选资格。(文:王飞 付夏 图:庐阳区城管局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