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赋能“生态警务” 筑牢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屏障

时间:2023-08-1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熊夏萍

近年来,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公安局持续把网格化管理与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工作深度融合,构建高黎贡山现代化“生态警务”,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逐渐呈现“共建共治共享”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新格局。目前,全市林业用地27787.91公顷,森林覆盖率76.91%,林草资源保护指标位列全省前列。

多网融合 齐抓共管 让天更蓝

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泸水市公安局与市林草局、应急管理局建立联动机制,将警务网格与行业网格进行融合,在全市护边员、护林员中,选出586名先进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员,实现多网融合,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

2023年5月1日,新建村村委会上方发现疑似森林火情。接到报警后,民警联合林草部门工作人员开展火点确认,走访摸排等工作,同步推送相关情况至网格微信群征集线索,通过网格员反馈,违法嫌疑人于次日被锁定,并在网格员协助下抓获夜间在自家苞谷地内焚烧苞谷杆的村民。

自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公安机关通过网格信息,查处违规野外用火23起,侦破森林火灾案件1起,处罚17人,消除森林火灾隐患21处,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从严从快查处森林火灾案件的高压态势。

信息先导 精准打击 让山更绿

联合各乡镇、街道更新林区治安防控基础数据库,建立生物生态安全保护网格工作群,健全信息反馈机制,督促、指导护林员、网格员每日开展巡山和风险排查。目前,泸水市境内1544.46平方千米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中,586名护林员(网格员)发挥着“神经末梢”作用,他们防范森林火情,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止偷砍盗伐,肩负着守边境、护生态的双重职责。

2021年3月,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姚家坪段内一株中缅木莲被盗伐,现场除了部分废边角料外,无其他线索,且该地段人迹罕至,寻找人证更是难上加难,案件一度陷入僵局。直到2022年5月,网格化工作开展后,根据网格线索,公安、林草等部门通过复盘分析、精准研判,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经过循线追踪、深挖扩线,在六库镇小沙坝一木材加工点捣毁一非法收购、加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犯罪窝点,查获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缅木莲、桤木、红豆杉等锯材29件,抓获嫌疑人5人,全案实现“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打击目标。

2022年8月1日,护林员、网格员在高黎贡山保护区日常巡护中发现4名可疑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市域社会治理APP上报了网格事件。经核查,该4名人员为某大学植物研究院学生,在保护区内开展昆虫多样性调查,科考活动已获林草主管部门批准。原来是一场虚惊,但该事件也充分体现了“放牛是巡逻,种地也是站岗”的守边护边意识已深植于网格员心中,他们发挥着“前哨”和“耳目”作用。

自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网格员参与重点林区巡逻59次,巡查野生动物栖息场所8次,公安机关通过网格信息,受理破坏森林草原和生态环境资源案件36起,抓获嫌疑人30人,查获红豆杉、榧木锯材84件,野生重楼、兰科、石斛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万余株;解救、放生猫头鹰、蛇类、飞鼠等野生动物25只(条),案件数量和涉案财物创历史新高。

积极参与 主动作为 让水更清

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河湖长制职责分工,持续加强怒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对怒江泸水段水域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常态开展水域巡查和全市水产品交易市场、渔具店、餐馆检查,实现“江中无渔船、江边无网具、市场无江鱼”的三无目标,通过保护生态专题宣讲,进一步增强群众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保护意识,助力怒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网格员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生力军作用,采用集中宣讲案例、网格微信群推送视频、入户走访讲解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做好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

2023年3月,民警网格长收到网格员上报事件:“近期,有人在古登江边捕鱼。”森警大队加强了该地段巡逻频次密度。3月22日,巡逻民警行至古登乡马恩河段时,查获不法人员抛撒在江中的捕鱼网十张,以及捕获的鱼。

自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网格员参与巡查重点河湖流域34处,破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5起,查获野生水产品鱼类400余条,现场劝返非法捕捞人员127人。(熊夏萍 泸水市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