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庐阳城管:奏响垃圾分类“共治曲” 让城市“越分越美丽”

时间:2023-08-0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生活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

连日来,庐阳区城管局以党建为引领、以执法为保障、以数智为手段,积极探索基层综合执法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民一起奏响垃圾分类“共治曲”,让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融入居民生活成为“新日常”,实现城市居住环境“越分越美丽”。

党建引领  奏响垃圾分类“共治曲”

“叔叔您好,我们是小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入户给您再宣传一下垃圾分类。”7月15日在银河湾花园小区,党员志愿者们走进居民家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讲解。

“我们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今天你们上门正好解答了我的一些疑问,真的太及时了!”在居民张大爷家中,志愿者的讲解让他十分满意。

“‘垃’家常”式宣传,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庐阳区累计在金安春天、中央花园等小区开展宣传活动80余次,入户宣传50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5000余份。

一方面,开展进门入户宣传,另一方面,也做好“定时定点”督导。

“坏的油壶属于什么垃圾啊?”“您这个油壶是玻璃的,放在可回收物口。”党员李松正值守在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庐阳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根据“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原则,推动“党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吸纳多方志愿力量,通过宣传资料发放、现场分类指导、居民群众座谈等方式,带动全民一起奏响垃圾分类“共治曲”,形成“外部有效监管、内部自觉分类”的管理模式。

常态检查  垃圾分类巡查纳入“网格化巡查”

“垃圾袋与腐烂水果不能放在同一个垃圾桶内,要分类投放,水果包装袋要特别注意,不能与厨余垃圾混投……”在亳州路上一生鲜超市内,执法队员耐心地向店内员工宣讲垃圾分类投放的注意事项,主动开展指导,对现场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要求未按照规定投放垃圾的商户限期整改。

“瞄准”垃圾分类“靶心”,将垃圾分类巡查纳入“网格化巡查”。

庐阳区城管局以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全域化、常态化为着力点,重点围绕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商业中心等处做好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的执法检查。

近日,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城管队员巡查至淮河西路时,发现一辆运载泔水的小三轮出现在某家餐饮店门口,两个满身油污的人正合力将一桶泔水倒入三轮车上的塑料桶内,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商户进行了检查。

“目前我们辖区的厨余垃圾都是由全区免费统一代运,一旦发现私卖泔水的商家或个人,我们将依照法规对其进行劝导教育和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给予相应处罚。”执法队员说,针对私垃泔水的情况通常在凌晨发生,执法人员不定期地开展“零点”行动,严查泔水、地沟油等餐厨垃圾私拉偷运转为。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执法检查215次,出动队员378人次,车辆260台次,教育整改案件31宗。

数智结合 “分”出绿色新生活

扫码开门、自动计重、源头追溯……庐阳区以“数字化”为抓手,引入了智能化设备接入垃圾分类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科技赋能,破解生活垃圾分类中的难点问题,带动全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在畅和家园小区,一位居民拎着一袋垃圾走进投放点,智能系统在识别用户身份信息后,自动弹出垃圾分投界面,当居民完成垃圾投放之时,智能设备同步记录、同步积分,全程无接触自动开闭门,使得垃圾分类变得更加便捷、智能。

“近期,我们对智能设备进行升级,增设了一键‘开口’‘关口’两个按钮,按下按钮就可以实现打开全部投口,方便市民分类投放,并能及时对垃圾进行除臭处理。”

垃圾分类更“智慧”,“分”出绿色新生活。

庐阳区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化定时定点收集点,每个垃圾投放点配备的智能评价设备都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对居民每日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垃圾分类运输进程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实时了解居民小区垃圾源头减量成效。

“我们还采取了‘视频取证’的方式,对未进行正确投放的情况进行抓拍,同时督导员对居民的错分等行为,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并开展入户精准宣传劝导。”该负责人说,通过打造兼具源头追溯、追踪和监控功能的垃圾投放点,实现垃圾分类数据可视化管理,高质量推进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运营工作。

庐阳区城管局还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分类收集车辆相关数据,实时监控车辆运行路线、收集点位、收运量等,全面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推进智能化监管,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率。(庐阳区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