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庐阳这项工作,获市级荣誉!

时间:2023-07-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吴京

近日,市委宣传部印发《关于全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和创新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其中,我区逍遥津街道四牌楼思政商圈、三十岗乡东瞿村获评合肥市首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庐阳区委统战部:绽放‘五色花’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大思政进商圈’助力商圈高质量发展”获评合肥市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我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

图|庐阳区“一线为民”理论宣讲团走进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创新方法让思政工作走近群众

我区坚持“学在一线、讲在一线、干在一线”,运用理论学习、宣传宣讲、视频微课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深做实区委“一线为民”理论宣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切实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图|在逍遥津街道拱辰社区市政府宿舍小区广场上,小区居民聆听宣讲。

其中,逍遥津街道四牌楼思政商圈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商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文化建设等方面,促进商圈经济健康发展。三十岗乡东瞿村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群众工作之中,利用大鼓书、快板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转化为百姓愿意听、能听懂、记得住的乡音土话,让村民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理论熏陶。区委统战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五色花”民族工作品牌正能量,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全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丰富载体用正面宣传凝聚合力

我区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不同群体的岗位职责和思想实际结合起来,用好先进人物进校园、农村思政大舞台、企业职工思政课、学校艺术思政课、机关主题思政活动等平台载体,分层分类分众做好各个领域各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选树典型、宣传推介,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进企业,创新推行“大思政进商圈”,以思政工作为引领推动商圈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发展需求,把思政工作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春风化雨般引领企业发展。

图|开展“大思政进商圈”

进农村,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村民的心坎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村风、淳朴民风,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图|合肥市级非遗“安徽大鼓”传承人倪国民在三十岗乡东瞿村宣讲徐旻昊摄

进机关,始终坚持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一线为民”驻点为载体,深入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广泛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星级支部”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努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图|区直部门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日

进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思政教育与特色节日、校园文化、学生团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图|开展党史进校园主题活动

进社区,把思政教育与解疑答惑、排忧解难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结合起来,融入到各类社区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融入到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中,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区思政工作真正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

图 |清华社区党委以“暖心党群议事会”为依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进网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庐阳发布”等平台,坚持网上思想理论大学习,让互联网“最大变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最大增量”,从“指尖”直抵“心间”,唱响网上主旋律。

下一步,我区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为庐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思想保证。(吴京)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