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双方在离婚冷静期都认真考虑了吗?”
“孩子这么小,以后由谁抚养?”
“小妹妹,你有没有吃饭,阿姨这里有饼干和糖”
........
(姜雨寒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一边了解矛盾的前因后果,寻找“破镜重圆”的可能,一边安抚年幼的孩子,尽可能降低父母负面情绪对其的影响,这是今年5月下旬某日中午,打洛司法所所长姜雨寒在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时的场景。
高挺的鼻梁,一双眼睛明亮有神,走路时步伐轻快、尽显干练,言语坦诚直率,充满了正能量,这就是姜雨寒——打洛镇群众熟知的“小姜所长”。
打洛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一个边陲小镇,在当地只要提起司法所的“小姜所长”,许多群众就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直夸她能干。这个做事风风火火的女所长,为何会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用姜雨寒的话来说,“在司法所要经常直面矛盾,委屈是无法避免的,有时是藏起眼泪,先把事情处理完”“和那些曾经犯过错的人一起学习法律、克服困难、收获成长,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我常觉得自己很幸福”......
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姜雨寒在基层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经历的大小故事。在那些故事里,有她的成长,有与他人的“特殊缘分”,也有内心收获的幸福。
“爱哭”的人
“做人民调解工作不仅要有不倦的耐心,还要有坚韧的心态才行。2018年我刚考入勐满司法所,遇到的婚姻矛盾、邻里纠纷较多,矛盾双方经常会有激烈争吵,调解对象觉得愤怒难平还会骂我们,有时整个调解工作是含着泪进行”姜雨寒说,自己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且缺乏调解工作经验,初到司法所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常有眼泪相伴,甚至开始畏惧现场调解。
据姜雨寒回忆,三年前勐满镇一位老人到司法所反映,因邻居在家中饲养生猪,猪粪顺着沟渠淤积在他家门口,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经多次协商和反映,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邻里矛盾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备受折磨不说,连老人儿子都因邻居家猪粪太臭不太愿意回家居住,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为了帮助老人一家解决问题,姜雨寒联合村建、农服等部门多次上门调解,林某某终于将生猪迁出。但迁出后不久,林某某看到村里仍有两户人家在养猪,也不见司法所要求其迁出,一气之下举报姜雨寒办事不公,可能私下收受了好处。
“那天晚上一直没睡,觉得自己太委屈了,费尽心思去解决问题,没想到最后还被投诉!想到自己以后不知还要经历多少委屈,眼泪就控制不住。”那次被投诉的经历让姜雨寒深有感触。
她坦言,刚开始也会心里不平衡,毕竟人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反复掂量过,自己选择到司法所工作到底值不值,后来随着调解的纠纷越来越多,慢慢就想通了,只要自己有理有据,公正执法,就没有必要为少数当事人的不理解而难过,更不能去记恨他们。
2022年5月,林某某因二手车买卖纠纷到司法所寻求帮助,姜雨寒耐心地与双方当事人协商化解问题。事后,林某某诚恳地对姜雨寒说:“我们之前投诉你是一时意气用事,不好意思了,你别放在心上。现在你能不计前嫌帮我们解决纠纷,看出来你是认真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的人,真的非常感谢你!”
“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只要没有特殊情况,群众打电话来我都会尽可能解答。大多数群众都在白天上班时间来咨询,如果夜间还打电话来,说明事情较急,也说明他们信任我......”工作中,姜雨寒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群众,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群众寻求帮助,她都会提供帮助。
2022年12月,姜雨寒因工作调整到打洛司法所任所长。至今,很多勐满镇的群众遇到问题时仍会打电话给她,在他们心里,“小姜所长”遇事不推脱,虽然已调离,遇到麻烦找她仍是找到了“对的人”。据统计,从事司法行政工作5年来,由姜雨寒主持调解的各类纠纷案件达近400起。
特别的缘分
“2022年12月20日的初次认识,感觉姜所长是不讲情面的人,到后来在学习活动中大家敞开心扉,发现她也是个感情细腻并且很体恤他人的人。”
“以前我对法律一无所知,犯下了错误,还好社区矫正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我现在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个月我去了无偿献血站献血,希望算得上一点贡献。”
......
翻开打洛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月汇报表,很多矫正对象都曾写下对姜雨寒的印象和自己思想认识的转变。
“进行社区矫正的人员虽然犯了错,但通常主观恶意比较小,经过有效的管理和帮助,大多都能在解矫后的生活中步入正轨。我们在严格管理他们的同时,也一起学习法律知识,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收获成长,是一种特殊的缘分”,对于社区矫正工作,姜雨寒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始终坚持“严管、厚爱”的理念,既依法采取严格的管理,也把矫正对象当作“同学”,给予温暖和帮助,让矫正对象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去年12月,刚到打洛司法所任职的姜雨寒就接到了“烫手山芋”。吴某某因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并宣告缓刑,其多年来一直有酗酒行为,存在严重的酒精依赖,因为酗酒还患上了晚期肝硬化、肝腹水等多种疾病。无劳动能力又常年酗酒,且酒后脾气暴躁,与丈夫的矛盾越来越多,在多次遭遇家暴后,吴某某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变更居住地,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接受社区矫正。
“我不喜欢跟别人多说话,更不会谈我的心事,因为别人只会笑话我,而你会教导我,给我鼓励和希望。之前医生诊断以我的病情可能活不过一年,我想在自己在世的时候多做点好事......”在解除矫正前一个月,吴某某主动向姜雨寒提出想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做一餐饭,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为了激励吴某某,姜雨寒作出承诺,只要吴某某能戒断酒精,就在解除矫正当天帮助她实现心愿。有了姜雨寒的肯定和承诺,吴某某努力克服了戒断综合征,身体状况慢慢好转。吴某某解除矫正当天,姜雨寒一早到市场采买了食物,让吴某某为村里所有孤寡老人做了一餐饭,并在矫正小组成员的共同见证下,依法对吴某某宣告解除社区矫正。
吴某某成功解除矫正的案例只是姜雨寒社区矫正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她管教过的近百名矫正对象中,绝大多数成员经过持续法治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困难帮扶后,重新拾起对生活的勇气,截至目前未发现再有犯罪行为。
最幸福的人
“对工作特别认真,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来处理”,这是打洛司法所工作人员玉叫龙对所长姜雨寒的深刻印象。
早上七点起床,洗漱、打扫卫生,期间打开“学习强国”APP边听边学习政策理论或业务知识,十分钟吃完早点,八点开始工作:接访、调解、帮群众写诉状、入村普法宣传......在旁人眼里,姜雨寒的一天几乎总是在忙碌中度过,缺少乐趣和幸福感,但在姜雨寒的内心深处,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幸福源自工作。姜雨寒说,在司法所工作,能看到很多人性的表露,体验到到各种人情冷暖,但自己也在此过程中走向成熟,人生变得更有意义。看到父母离婚时孩子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样子,会感到惋惜和痛心;看到“剑拔弩张”的纠纷双方握手言和,会感到“累”有所值;得知曾经犯过错的人积极面对生活,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也会感动不已。
“我微信中有很多好友是原先的矫正对象,经常能在朋友圈中看到他们发的生活动态和晒出的‘幸福’,我会开心地点赞和评论”,说话间,姜雨寒点开手机里的几段视频:画面中,曾经的问题少年小陈如今是高中二年级的一名体育生,正在操场上认真练习短跑;社区矫正对象佳女士在解除矫正后,与姜雨寒紧紧相拥......
幸福也源自家庭。“虽然工作,但老天爷给了我一个可爱的女儿,一个爱我的老公,一个幸福的家”姜雨寒说:“看到我哭的时候,女儿会来安慰我,问我是被谁欺负了,她要去找对方‘算账’。平时基本都是我老公在照顾家,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从来不抱怨我,还会认真听我讲工作中的大小事......”
在她心里,没有家人的支持和付出,自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工作的同时,姜雨寒会尽可能争取一些能与家人见面的机会:回县城开会的时候,忙完了约丈夫一起吃饭;接到卡通人物普法任务,就报名到女儿所在学校开展......
讲起家人,姜雨寒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她说,由于长期在乡镇,女儿偶然在学校见到自己时会有些“扭扭捏捏”,但她知道女儿其实很开心,因为女儿多次自豪的告诉老师和同学,她的妈妈是司法行政干警,是让“坏人”变好人那种!(段健 西双版纳州委政法委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