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高度重视淮军圩堡群建设,充分挖掘淮军圩堡文化,加强淮军历史人物研究,讲好淮军故事,打造好“淮军摇篮”“淮军故里”肥西名片,推动文旅高质量、深层次、多方位融合发展。
厘清家底,挖掘淮军圩堡群的历史文化
圩堡,又称圩寨,民间称“圩子”。圩寨兴起于晚清时期,分两个阶段,一是咸丰年间,清王朝以“坚壁清野”政策作为对付太平军和捻军的主要手段,命令各地组织团练和修筑圩寨。于是,安徽、河南、山东、苏北等地广泛兴办团练、修筑圩寨。圩寨的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二是同治七年(1868年)前后,社会相对安宁,功成名就的淮军将领们获得朝廷嘉奖和大批钱财后衣锦还乡,在紫蓬山、大潜山、周公山脚下屯田圈地,大兴土木,挖壕筑宅再次掀起圩堡建设的热潮。这时的圩寨,从功能、形态、建筑品质、美学价值、附属设施都有显著变化,民间仍然称之为“圩子”。为体现后期淮军将领所建实体不同于前期普通圩寨的特征,后人将淮军将领回乡所筑圩寨称之为圩堡。目前,肥西县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的圩子有7座,分别是刘老圩(西更楼、子药房、九间厅)、唐五房圩(转心楼)、张老圩(五间旧房)、张新圩(炮台)、罗坝圩(四合院)、周老圩(花厅、5间旧房)、吴大圩(13间旧房、门楼3间、石桥1座)。
肥西圩堡群建筑多达30多座,主要分布在肥西县西北方圆百里的紫蓬山、周公山、大潜山周边。圩堡总结圩寨精髓,吸纳护城河和城墙的防御特点,采用外壕内宅的建筑布局,集防御与居住于一体,内部建筑由防务区和主人居住区两大部分组成。圩堡将“徽派建筑的灵秀之美和北方建筑的粗犷大气”融为一体,其建筑风格飘溢流淌着极具“江淮文化的特质”个性。整体建筑错落有致,设计合理,做工考究,雕刻精美。
从民居建筑上看,圩堡不同于皖南民居和北方圩寨,具有特有的建筑特征和美学价值。从历史时期上看,淮军兴起成为国防军,将领的对外军事斗争的事迹和家族文化传承的印记,使圩堡具备了超出江淮民居范畴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从区域分布上看,江淮地区曾经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圩堡群落。淮军将领180名,来自肥西的80名,肥西圩堡群建筑多达30多座,主要分布在肥西县西北方圆百里的紫蓬山、周公山、大潜山周边,形成圩堡集群,肥西淮军圩堡群具有唯一性,具有研学观光、沉浸体验的旅游价值。
深度融合,打造“淮军故里”圩堡文化金字招牌
匠心独具的肥西淮军圩堡,星罗棋布,历经沧桑,代表皖中建筑风格,带着历史的记忆,保存兼具建筑美学、自然风光的靓丽身姿,成为肥西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圩堡是淮军文化、乡俗文化、宗族文化、儒家文化等中华历史文化融合的集中反映,在建筑风格上凸显江淮地区别具一格的徽派特色,在文化内涵上具有兼收并蓄的海纳百川的文化韵味,对于研究晚清圩堡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肥西建筑史的一朵靓丽奇葩。
深度挖掘圩堡文化内涵。肥西县依托淮军历史文化资源,着重打造淮军圩堡群建设,实现对淮军圩堡群的串联成片保护,对铭传乡刘铭传故居,柿树岗乡唐五房圩,铭传乡张老圩、张新圩等圩堡建筑进行统一规划并陆续修复,“串珠成线”共同发展,打造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第一目的地,在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圩堡文化内涵,以文融游,游中学文,将圩堡打造为重要目的地、核心吸引物。
从功能性基地到旅游目的地,成为肥西旅游的核心品牌。突出圩堡独特性,在突出打造“三个第一”基础上,待时机成熟增加唯一的江淮圩堡群或江淮东方城堡群,扩展为“四个一”,使之成为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刘铭传故居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张树声等淮军将领后人文脉影响,开启交流之旅,寻根之旅。
从历史建筑到旅游空间布局,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第一目的地核心吸引物。在构建“一山半水、古镇运河”的发展空间中,突出淮军圩堡群的“东方城堡”的旅游价值。
传承历史,活化文物焕发新生命力
近年来,肥西县积极对上申报并整合专项资金4.7亿元,开展淮军圩堡群保护修复工程,计划用于6个圩堡群建设,全力提升刘老圩、唐五房圩、张老圩、张新圩、周老圩、罗坝圩,打造肥西圩堡金子招牌,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肥西圩堡文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举措、项目引领、修缮保护、业态打造等方式实施淮军圩堡保护利用工程,努力使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价值的淮军圩堡焕发新的生命力,留住乡愁,留住乡情。
圩堡与民宿等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推动从单一观光到业态融合。贯彻《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积极探索利用文物建筑开设公共文化场所和旅游休闲服务产场。使淮军圩堡群与紫蓬山民宿集群、养殖生态农村等品牌相叠加融合,结合乡镇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业态内容,联动全乡发展。成为合肥网红摄影打卡目的地,亲子游、研学游基地。
推广“东方城堡——晚清将领庄园式城堡”的集群概念,实现从同质开发到错位发展。分别打造不同特质的精神标识,开发特色产品与业态,结合现代科技,错质错位特色发展,如布展现代化。增加数字文旅展厅,融入科技感,结合数字多媒体和智能设备等方式,吸引不同客群,引入优质旅游资源,打造单项冠军。
助农兴业,共创乡村振兴新途径
做深做强文旅融合新篇章,助力乡村振兴。肥西县淮军圩堡群建设开发成为乡村振兴新思路,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深入实施文旅赋能,强化“文旅+”深入融合引领,推动文旅与农业融合发展,淮军圩堡是肥西特有的文旅资源,用淮军文化元素扮靓乡村旅游景点,用淮军文化作品推介旅游产品,用旅游产品凝集淮军文化精品,从而吸引更多资源向肥西乡村聚集和落地生根,探索出乡村振兴发展新途径,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当地民生的改善,间接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铺平道路。
未来,肥西县将持续聚焦淮军圩堡,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深挖淮军圩堡文物价值,讲好淮军背后故事,让淮军圩堡真正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淮军文化,爱上淮军文化,为肥西县文物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证,奋力擘画肥西文物事业发展新征程。 (温欣、余柳)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