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福建省永泰县

时间:2023-05-1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近年来,永泰县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旅游新业态,构建文旅产业新格局,着力巩固提升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努力在全域旅游发展上走在前头、作出示范、当好标兵。

百漈沟景区•天坑飞虹

方广岩景区•方广洞天

花海日出

一、丰富文旅项目,持续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一是推动景区全面提升。制定《永泰A级景区创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提升原有的青云山、天门山、云顶、百漈沟、欧乐堡海洋世界等5个AAAA级景区基础上,推动葛岭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赤壁景区创建AAAA级景区。二是推动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御温泉酒店提升改造,打造福州温泉度假品牌;全面提升赤壁景区,打造成生态休闲度假;对接携程集团,推动携程度假农庄落地富泉协星村,加强与福建旅投、福州城投等企业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推动永泰全域旅游开发建设。三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永泰嵩口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全县现有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永泰全域旅游的一大特点。

联奎公园•宝塔文光

名山室景区•天人合一

青云山景区•状元凌霄

二、培育多元住宿,持续增强旅游服务能力。一是新增高端度假酒店。已新增一批高端酒店,如欧乐堡海洋科普研学酒店、山外山君澜度假酒店、方广书院酒店等已对外营业;世茂温泉酒店、泰禾海峡生态旅游度假酒店;房车露营基地、大喜康养文旅等一批特色酒店项目正谋划动工。二是开展星级民宿评选。成立民宿办,出台《民宿管理办法》,联合住建、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民宿和农家乐的指导管理,开展民宿评星活动,规范民宿标准,打造民宿品牌。目前已有备案民宿27家,特色精品民宿300多间;嵩口黎照居、白云相爱庄寨酒店、文埕湾栖心客栈等一批网红民宿成为游客的热门选项。三是打造精品民宿聚集群。依托丰富的山水、森林、温泉、古村落古庄寨等独特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围绕“温泉、古镇、田园、溯溪”主题,全力打造嵩口、梧桐、岭路、葛岭四大民宿聚集群。

榕水谣.古榕渡

嵩口·大喜村

嵩口古镇•鹤舞龙吟

三、推动文旅融合,持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一是打造“庄寨+”旅游精品项目。以永泰庄寨建筑群获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全国优质乡建主体落地永泰,打造庄寨酒店、庄寨博物馆,植入茶吧、书吧、酒吧、咖啡屋、民俗展示等新兴业态。举办国际自行车赛、漂流、蹦极、越野等体育赛事活动,打造“庄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结合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乡村休闲度假等新业态,打造“庄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旅游和文体、乡村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依托武术之乡、温泉之乡、中国历史名镇、三状元、爱国词人张元干、闽台农业神张圣君祖地、寿星菜篮公等品牌,加大对状元故居、状元书院、状元宴、菜篮公伴手礼、卡通宣传视频、文创馆的策划开发,推动“农耕”“状元”“菜篮公”等文化内涵衍生扩展;利用“中国温泉之乡”“国家生态县”优势,建设康养小镇、野生动植物共生园,壮大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三是建设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在永阳文化中心举办夜色嘉年华、美食宵夜节等系列活动,推动农特馆开馆,推出《梦回永泰》舞台剧,围绕“夜食、夜玩、夜赏、夜游”四大主题,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点亮永泰夜色旅游经济。

天门山景区•天门石开

同安爱荆庄•庄寨流芳

月洲村

四、拓展营销渠道,持续提升旅游品牌形象。一是丰富“永泰自然来”旅游品牌内涵。常态化举办李梅节、旅游美食节、国际温泉旅游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整合文艺资源和力量,充分激活武术文化、温泉文化、农耕文化、状元文化等当地文化,融合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创新传统节庆活动,丰富“永泰自然来”旅游品牌内涵,打造永泰旅游IP、logo。二是强化旅游宣传推广。加强与今日头条、百度、抖音、欢兔等大型企业旅游营销合作,借助公交车、地铁、各大电影院映前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营销,贯通传统与新兴媒体渠道,拓展旅游品牌宣传营销方式。三是深挖客源市场。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重点客源市场、新兴市场,组织县内外旅行社、新闻媒体以及相关企业,把“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永泰文旅专场推介活动,推出永泰十景、十大名片、十大伴手礼等旅游营销评选、推荐活动,提升永泰旅游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全面促进永泰全域旅游发展。(图文供稿单位:永泰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云顶景区•云顶叠翠

云湖溪谷景区•斗湖天光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