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个管理区和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7万,是全国著名、河南省唯一的将军县,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区。近年来,新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文旅消费工作,立足“红、绿、古”资源优势,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和“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定位,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来打造,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加快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教育培训等多种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有力发挥了文化旅游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带动和统领作用。
“八一”大门
古村西河--和谐晨曲---韩家东摄
田铺大塆图片---古村斑斓秋色浓一一镜观田铺大塆---韩家东摄
一、文旅概况
2021年以来,新县充分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文化旅游已发展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经过两年的持续创建,新县文化旅游要素设施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日趋完善,游客接待数量增长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总量持续增大。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5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5家、乡村旅游点27处,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美术馆1个,体育场馆、俱乐部68个,建成特色餐饮街区3条、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2处、特色旅游购物示范店113家,发展星级酒店7家,社会宾馆155家,特色民宿120处,自驾露营基地1处,农家饭庄700多家,民俗文化表演团队220个,全县接待床位数达8000张,餐位5万余个,开发旅游商品340种,文化旅游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2020年共接待游客92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92%、88%。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8亿,同比增长分别为10.3%、11.74%。202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36.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2.3%。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对GDP综合贡献率达40%以上,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大别山露营公园
丁李湾
鄂豫皖苏区军委航空局旧址
红旗飘飘主题雕塑
二、全域旅游情况
自2016年2月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新县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大别山旅游公园”的战略目标,按照“靓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观”的发展思路,坚持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及多种业态充分融合的建设与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县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道路。全县建成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5个,旅游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19.8%。
一是依托资源特色发展全域旅游新型业态。依托大别山干部学院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精神内涵,面向全国党员干部、企事业高级管理人员、青少年学生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旅游,累计培训学院15万余人,全县红色培训机构已发展至17家,大别山红色教育旅游价值经评估达38.62亿元;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建设大别山露营公园,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露营旅游论坛暨首届大别山区域露营大会,接待游客超过一百万人次,成为全省旅游业新亮点;依托丰富山地资源建成登山健身步道示范点,建设全省首条360公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201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0场全国性体育赛事,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新县被确定为全国体育旅游目的地;依托羚锐集团完整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发展工业旅游、商务旅游,成功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二是立足乡村特色放大全域旅游扶贫效应。将旅游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与万众创业相结合,深入挖掘乡村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要素,成功打造了西河湾、田铺大塆、丁李湾、耕读小镇、红廉小镇等20余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采风创作、民俗鉴赏、文创手工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活动,形成“九镇十八湾”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民俗文化节、踏青节、采荷节、银杏节、枫叶节、桃花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开挖餐饮、住宿、中药材种植、田园采摘、生态养殖、农特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乡村旅游上下游产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带动全县农家乐发展至497家、精品民宿94余处,培育山茶油、山野菜、铁皮石斛等乡村旅游商品100多类,建成“旅游扶贫多彩田园”创业示范工程86处,带动22079人实现创业就业。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32580人通过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脱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4.34%。三是改善城乡环境实现全域旅游共建共享。实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游客和居民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在城区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实施公共秩序综合整治,根治城区乱停乱放、私搭乱建、流动摊点、闯禁行等现象,实施“点靓红城”亮化工程,开展河道清淤治理,建成一批旅游主题公园和健康步道,打造十里潢河滨水景观带。在乡村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多年行动计划,加大空心村治理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将环卫工配置到村,实施“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村镇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实现全域“一眼净”的目标。目前全县已建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128个、示范村61个,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群众脱贫攻坚提振了强大的信心。
金兰山景区
金兰山景区
武占岭激情漂流
三、红色文化旅游情况
近年来,新县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和“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定位,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做好“红”字文章,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红色旅游市场吸引力不断扩大,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9年,新县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叫响了“就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品牌。以红色为引领的全域旅游已发展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202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36.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2.3%。
云山茶场
主展馆序厅
全县共有革命旧址、遗址36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24处、市县级118处。有在册博物馆、纪念馆17个,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共建成3A级以上景区20家,红色旅游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新县入选全国12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5处景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6处革命旧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处革命旧址被命名为省级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已成为新县对外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图文供稿单位: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