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四川天府新区现有村(社区)119个,其中城镇社区61个,存在老旧院落多管理难、流动人口多排查难等治理困境。为有效解决当前问题,新区充分发挥“微网实格”治理优势,在全市统筹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资源基础,深入调研总结,创新构建微网实格“3456”社会治理体系,优化设置微网格5172个、配备微网格员6300余名,划分专属网格971个、配备专属网格员1000余名。按照“试点+扩面”的模式,在华阳街道安公社区率先开展试点建设,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网实格”社会治理模式。
安公社区现有居民1.2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约0.6万人,下辖9个居民小区和1个拆迁自建集中居住区。在此次试点中,安公社区依托7个基础网格和72个微网格,打造“十站合一”的社区治理服务平台,创新“1+10+100”工作模式、“五步调解工作法”等举措,促进治理资源充分整合、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对社区人、房、事、物、组织等的统筹管理,实现“一支队伍统管、一个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做法与经过
(一)搭建“十站合一”矛调平台,提升社区综治效能。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依托街道网格中心、社区网格站、基础网格队、微网格点4级阵地,整合社区警务站、城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应急消防站、禁毒站、防诈骗工作站、平安志愿队、矫正中心、群众之家等站点功能,打造“十站合一”的安公社区治理服务平台。统筹要素资源下沉社区,创新民警任职社区党委副书记、城管下放社区网格、社区书记兼任社区多元矛盾调解中心主任等举措,推动各条口工作经费按预算集中划拨由社区统筹,实现队伍统管、资源统筹、信息互通、工作联动,促进社区综合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二)创新“1+10+100”工作模式,实现矛盾纠纷不出社区。明确社区服务规范,即每名社区干部每日在各自联系负责的小区(院落)的留驻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对群众反映投诉问题,要求接件干部“1人”首问负责、跟踪到底、接件10分钟内抵达现场、办结后群众满意率为100%,让问题的“处置速度”反超群众的“反应速度”,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安公社区为例,自启动“千件民生小事行动”以来,累计办结群众诉求事项1781件,其中卷宗91件、“随手调”385件,矛盾纠纷得以全部在街道社区化解。
(三)推出“五步调解工作法”,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结合群众工作实际,创新推出邻里调解、小区调解、社区调解、联动调解、法治调解的“五步调解法”。群众矛盾依次由楼栋代表进行“邻里调解”,院委会进行“小区调解”,社区矛盾调解小组进行“社区调解”,社区呼叫“联动调解”,社区法律志愿者开展“法治调解”,关关摸索、层层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以2021年道路施工挖断电缆导致安公路停电事件为例,停电造成餐饮商家生鲜食品变质、无法正常营业等经济损失,餐饮商家与市政施工方发生纠纷,经安公社区法律志愿者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四)凝聚“五大群众力量”,实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充分凝聚多元社会力量,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安公社区为例,有力引导318名在册党员和282名流动党员支持社区发展治理,高质量选拔303名居民代表、50名楼栋长实施居民自治,发展2100名志愿者助力社区开展信息排查等工作,组建安公艺术团等88个社群组织助力社区开展文化宣传等工作,悉心维护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商家、企业等各类服务群落,营造和谐稳定社区氛围。
三、成效与反响
在探索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过程中,新区依托“微网实格”治理改革,不断完善社区集合信访代理、专业调解、心理服务、法律援助、部门联动和巡回法庭等功能服务,努力打造四级网格阵地和全覆盖立体化治理体系,形成全民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大融合、大延伸、大提升,做到社情民意体察到位、矛盾纠纷调处到位、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突发事件处置到位、公共事务协调到位,实现基层社区由“乱”到“治”的蝶变。
四、经验与启示
城乡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体系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微网实格”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治理水平,利用好网格员人数、地熟、情况熟的“活地图”优势,全面摸排群众诉求,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提前介入化解纠纷,第一时间将矛盾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社区发展治理“双线融合”,实现社区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