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甘肃省兰州新区:发挥“先行先试”最大政策优势 聚力打造区域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3-04-2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兰州新区是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现托管4镇,常住人口55万人。

近年来,兰州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立足“三新一高”,紧扣战略使命,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机遇,发挥“先行先试”最大政策优势,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主动在制度、机制、流程上探索创新、先行快试,全方位构建符合新时代国家级新区发展需要的改革体系,有效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活力,经济增速连续6年领跑国家级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荣获“联合国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等20多项荣誉,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

一、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构建灵活高效的用人环境。

推动管理体制“再瘦身”。进一步理顺园区、镇(中心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在部门推行“大科室”、在园区推行“大局办”架构,推动机构更精简、权责更清晰、人岗更相适。探索园区干部“员额制”管理,实行“按需设岗、以岗选人、按岗聘用、以岗定薪、薪随岗调”运行机制,推动建立适合园区发展的岗位管理体系。畅通干部人才“大循环”。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打破干部身份限制,制定《兰州新区全员聘用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职级晋升实施方案(试行)》,构建机关、国有企业干部双向交流和晋升渠道,进一步优化干部资源配置,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创新“互联网+人才服务”新模式,上线运行“兰州新区人才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采取“一表申请、专人办理、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方式,实现人才和企业政策待遇兑现等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利企便民的营商环境。

行政审批突出“减程序”。与25个省500多个市县区实现162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大幅缩短企业开办时间,经济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全面实行“两环节、半小时、零费用”办理模式,实现企业开办30分钟办结,办理时限达到国内“第一梯队”。推行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指尖批,拓展告知承诺范围、减少证明材料、简化办事程序,实行政务服务“不打烊”,实现政务服务随时办、服务群众零距离,经济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项目审批突出“促集成”。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3个工作日。创新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模式,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实行技术“自负责”、竣工“自验收”、不动产便捷登记,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9个工作日办结,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考核全省第一,获评第二批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全省率先上线建筑领域证照查询系统,实现一个页面“五证齐查”。开展房建市政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试点,实现勘察现场、实验室行为和成果质量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可追溯。商事登记突出“降门槛”。全省率先开展农业设施产权登记抵押制度改革,率先推行政务服务窗口“好差评”监督机制,大力推行电子证照集中上“云”,实现“电证便民”全覆盖。出台《兰州新区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若干措施》,推出放宽经营范围、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及独任审核制等12个方面27条措施,全省率先推行“容缺登记”制,累计惠及企业3000余户。推行企业开办类事项线下“一窗通办”,企业在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填报注册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等信息,办理结果“邮寄到家”,全程“零跑腿”。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经济主体多张许可证合为行业综合许可证,8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实行不动产登记“交房即交证”、水电气暖“联动过户”、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零收费”,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一步到位”的便捷服务。资源要素配置突出“提质效”。制定《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参与编制《兰州—西宁城市群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积极申报国家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健全完善一体化、闭环式、“一对一、多对一”项目服务机制,全方位提标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企业项目前期费用下降70%,获得用水指标改革获评全省第一。深化招投标和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取消直接发包备案,企业信用情况纳入招投标监管。全面推行“互联网+海关”模式,持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提前审核,货到即放”。住所登记突出“多形式”。推行住所承诺制改革、“集群注册”“工位注册”及“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支持众创空间、医疗器械产业园、荣康医药物流园等企业开展住所托管服务,释放住所资源,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三、持续完善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制定《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方案》《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政策措施抽查制度》,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放管服”改革和推进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放开新区落户限制,加速人口聚集,赋能城市发展。强化产权服务。打造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专区,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办事需求。截至目前,兰州新区企业拥有有效专利2742件。签署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首个局地合作框架协议,与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青海省西宁市市场监管局建立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机制,着力构建“大市场”“大保护”“大监管”格局。强化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明码标价“护源”行动、房地产领域价格专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专项治理、物业服务领域专项整治等,联合多部门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政策措施,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加强信用监管。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强化涉企信息归集运用,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2022年完成抽查任务493批次,抽取检查对象3137户,可实施抽查事项覆盖率和抽查部门覆盖率均达到100%。创新监管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协作机制的意见》,依托“七大领域”开展联动执法,通过常态联查、照单联查、依规联查、一表联查等方式,有效减少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行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以新区管委会名义统一梳理公布“两轻一免”清单两批次657项,建立了集中梳理、提级公布、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

四、持续深化社会治理改革,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全省率先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复议+调解”“复议+听证审理+检察官评议+专家意见”“复议+执法监督”等办案机制,定纷止争能力显著提升。创新纠纷预警机制。利用大部制工作优势,创新提出“监察+仲裁+司法”联动预警服务模式,被纳入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并在全省推广。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增设金融、消费、房地产、劳动者权益、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室及“朱柱勋个人调解室”等专业调解室,“一站式”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00余件,调解成功率96%以上。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创新运用行政、刑事、司法协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高效稳妥解决,特别是在大案要案办理中,注重以案挽损、以案化险、以案促治,一大批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整治,陈年诉讼信访积案有效化解,在人口、车流倍增情况下行政诉讼、刑事治安案件、交通事故伤亡、信访案件倍数下降,新区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持续好转,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荣获“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