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
2022年,成都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关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强力推动“警情案件监督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将其作为整治“有警不接、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顽瘴痼疾的智能化平台。
平台通过全国首创的“天府平安通”微信手机端小程序方便群众“指尖”监督,主动公开报案群众关心的警情、案件处理情况并附加投诉评论功能,将公安执法的监督权、评议权交给群众,使执法公示从单向的信息公开,扩大到警民双向交流,让人民群众“亲眼目睹”公安执法全过程,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同时,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了接处警全流程覆盖、全方位监督、全时段回溯的闭环式内部执法监督管理,进一步倒逼民警规范接警办案,有效杜绝了不作为、乱作为和推诿塞责等问题。
二、工作亮点
(一)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平台依托“互联网+”手段向当事人推送案件办理进展情况,提供警情信息反馈、评价、投诉等功能,解决了以往群众需要跑派出所、打电话、甚至找熟人,才能了解警情案件办理情况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又引入群众监督倒逼警情案件规范处理。
(二)实现全要素全流程管控。平台聚焦执法风险点,建立从执法初始环节开始,紧扣警情、案件、场所、财物、卷宗等关键执法要素的案件全流程记录机制,从数据信息流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要素、全流程的闭环管理。针对警情、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易发频发的执法问题分别设置风险管控点,及时发现问题、预警提醒、纠偏防误,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管,力求在问题发生之前解决问题。
(三)构建“平安指数气象台”。系统对全市警情案件发案分布情况的全面分析,通过PGIS地图图形化直观展示各辖区治安态势,精准引导各警种和属地公安机关有的放矢地开展打防管控工作,使公安机关工作导向由传统的“打击破案”模式向构建智慧韧性安全城市为主的“平安建设”模式转型,形成“一域一安”、“一警一专”工作格局,实现“不下打击指标有工作目标”警务工作良性发展态势。
(四)推行“自助化”“无纸化”接处警模式。通过推广应用自助接报警机和接处警“警务通”终端,将接警派警、出警登记、警情后续办理三大工作流程全部纳入平台系统运行,省去警情“先登记纸质本再转录系统”的环节,实现接处警工作流程全面网络平台化,解决警情案件“体外循环”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民警选择性录入导致警情流失。
(五)探索司法存证的“试验田”。平台在全国率先利用“区块链”技术,面向市民推出“警民链—受立案监督存证”板块。群众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通过该平台一键启动法律救济程序,申请复议复核,提交的复议复核材料自动接入区块链防止非法数据篡改,并自动流转到对应单位的法制部门进行审核,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应用成效
成都市公安局依托“警情案件监督服务平台”重塑公安执法监督流程,形成了成都公安史上系统最严密、运行最高效的执法监督体系。目前“天府平安通”已接入“天府市民云”,进一步推广系统应用方便群众使用,推动“指尖监督”工作创新发展。2022年以来,已累计向群众推送警情案件办理信息370万条,接收处理群众发起的警情补录提醒4千余条、评价投诉2.4万余条,向办案民警推送预警信息300万余条。随着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受立案转化率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成都公安执法监督在全省公安“督考推”评价由平台推广前的排名靠后跃升至全省前列,全局执法办案质效显著提升。
四、获奖情况
2022年10月,“警情案件监督服务平台”在省大数据中心、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科协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2)数字政府赛中获评“十佳案例”。在省公安厅、省总工会、省直属机关工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度“智慧公安我先行”四川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2023年1月,在成都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22年重大行政决策示范案例和法治政府建设创新项目“双评选”工作中获评“十大法治政府建设创新项目”。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