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法治协同管理模式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多维度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

时间:2023-03-2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要的A股上市公司,上海市最主要的电力能源企业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指引下,为实现公司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防范化解新能源项目开发风险,上海电力进一步深化法治协同管理模式,制定“三个指引”、组建“三个小组”、化解“三个难点”,全面构建新能源项目开发多维度风险管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实施背景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中央企业依法治企业、合规管理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确保能源安全,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等方面作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依法经营是任何企业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只有依法合规才能行稳致远。上海电力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必须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贯穿落实到企业治理全领域、各环节。

(二)及时应对新能源开发环境日趋严苛的需要

近年来,新能源项目开发涉及的环保、涉林涉水、用地、国补电价获取等方面的合法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项目开发指标竞争日趋激烈;在境外开发新能源项目,还遭遇新冠疫情、全球经济环境动荡等因素;外部环境日趋严苛,要求项目开发风险管理不断做精做细做实。

(三)积极响应可再生能源供给侧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

随着能源低碳转型进一步延伸到储能、综合智慧能源零碳电厂、绿电转化等多种技术和业态融合,商业模式创新更加灵活,对风险管理的广度、深度、响应速度都提出新的挑战,亟需构建一套多维度、全覆盖、优质高效的新能源项目开发风控体系。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二、主要做法

为统筹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各阶段的风险管控,2022年上海电力进一步深化法治框架下的法律、合规、内控、风险四项职能协同运作(简称“法治协同管理”)模式,将法治思维植入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全面构建新能源项目开发多维度风险管理体系。

(一)制定“三个指引”,实现多维度风险审查

1.搭建风险管理指引框架。根据境内、境外项目风险管理的不同特点和合作开发与并购的不同情景,“横向”以项目并购及合作开发的全流程节点(包括项目前期、立项、投资决策、签约交割/开工等)为脉络,“纵向”深挖每个流程节点的程序要求、审查要点、重要风险点,牢牢抓住项目开发主要风险和风险的主要方面。

2.融会贯通形成“三个指引”。充分吸收新能源项目开发相关案例及经验教训,制定《境内新能源项目合作开发风险管理指引》《境内新能源项目并购风险管理指引》《境外新能源项目并购风险管理指引》(简称“三个指引”),归纳提炼形成境内新能源项目并购主要风险37项、15类51个风险审查要点;境内新能源项目合作开发主要风险34项、26类69个风险审查点;境外新能源项目并购主要风险38项、7类51个风险审查点。

3.风险审查要点涵盖多维度。合作相对方维度包括合作方资信、合作模式、项目公司法人治理及管控、资金安全等合作风险;项目合规性维度包括项目开发权、场地(用地、用海、屋顶)、合规性文件、上网电价、税收、环保、接入送出等合规风险;技术与工程建设维度包括项目风光资源、设计、设备材料、工程招标,施工安全、建设标准等技术风险;项目运营维度包括项目固定资产计价、债权债务、合同履约、设备状况、过渡期损益等运营风险。

多维度风险审查让风险识别有据可查、让风险应对有招可出、让审查把关有章可循,具备“一线能用、二线能审、三线能查”的功能,成为“三道防线”风险管理的工作指南。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三)组建“三个小组”,凝聚风险管理专业合力

1.提升风险防控专业审查力量。结合新能源项目开发与并购中的三个核心要素,成立了技术、概预算、法律风控三个专业审查小组。“三个小组”独立于职能管理部门,独立于各项目开发单位,开展“背靠背”评审,对新能源项目进行全方位风险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风险防范和应对建议。

2.提升专业小组风险防控审查的独立性、权威性。“三个小组”由上海电力董事长直接领导,直接对董事长负责,不直接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并购一线工作,避免审查时先入为主或以偏概全。公司系统所有新能源项目在立项、投资决策等各阶段,必须由“三个小组”审查把关、出具明确审查意见;未经审查或者经审查具有颠覆性风险的不得提交决策会议。“三个小组”成员列席决策会议,独立发表审查意见,供公司决策层参考。

3.跟踪闭环,确保风控审查意见落实到位。决策会议采纳“三个小组”审查意见和风险防控措施的,各新能源项目开发单位必须根据项目进度逐一落实;同时建立风险管理台账,跟踪监督审查意见落实情况,定期在公司决策会议上汇报,确保风险防控措施闭环。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四)化解“三个难点”,提升风险管理综合能力

1.完善“清单化”管理方式,化解风险审查难点。针对新能源项目开发合规文件依据多、风险识别要素多、合规审查节点多、审查项目数量多以及审查人员少的“四多一少”的难点,将“三个指引”的核心内容,编制成8张“操作清单”,细分项目类型、厘清风险表现形式、防控要求、违规后果及责任主体,建立“全要素覆盖、全流程覆盖、清单化管理”的风险防控和合规审查管理体系,强化“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各自的风险管理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和水平。

2.强化合同管理机制,化解合同管理难点。针对新能源项目开发主体组织机构精简,合同各专业审查能力欠缺的难点,建立统一的合同预审、重大合同集中会审和提级审查、合同重要条款变更程序等管理机制;同时,明确合同审查要点,包括合同涉及事项是否已履行决策程序,合同文本是否已充分落实上述决策程序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合同订立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合同主要风险是否识别并制定了应对措施。

3.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化解能力短板难点。在上海电力董事长亲自推动下举办“高手论坛”、编写实践案例、开展风险管理讲座,通过问题分析、措施分享、经验总结,迅速锻炼提高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快速壮大项目风险管理专业化人才梯队。

三、实施效果

上海电力通过全面构建基于法治协同管理模式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多维度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能力。

1.全面提升新能源项目风险管理协同能力。有效解决不同部门分口审查的局限性问题,有效弥补因部门职责、管理界面存在的“缝隙”而导致风险识别与应对不到位、留盲区的管理短板,形成多专业、多维度协同运作的风险管理模式。

2.全面提升“三道防线”风险管理能力。统一运用“三个指引”作为风险管理标准,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开发单位的风险应对能力、“三个小组”的专业审查能力、审计部门的后评价质量,切实形成合力,主动防范化解项目投资风险。

3.全面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一是“三个小组”成立以来共提出约700条改进意见或建议,各单位已全面落实约300条,其余也均根据项目进展有序推进落实。二是严格落实新能源合同审查及重大合同提级审查制度,有效防范合同订立引起的法律和经济潜在风险。三是年内开展法治案例分析等各类专业培训6次,共计939人次参加,测试通过率100%,平均成绩达到91.7分,有效提升风险管理人员整体专业能力水平。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