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夸父逐日聚变梦 科学岛上“种太阳”

时间:2023-03-27来源 : 中国妇女报作者 : 佚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综合办主任 黄素贞

在安徽合肥的科学岛上,有一轮“人造太阳”正在冉冉升起。所谓“人造太阳”,就是模拟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为人类未来提供一种零碳、高效、持续的清洁能源。科学岛的“人造太阳”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世界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多年来,我们扎根科研一线,埋头苦干,以柔肩勇挑重担,助力“人造太阳”创造了“1.2亿度101秒”“1056秒”等十多项世界纪录。

迎难而上,做科技创新的“护航员”。要想点燃“人造太阳”,让它稳态运行,需要同时实现极高电流、极强磁场、超高真空、上亿度高温以及零下269摄氏度低温等极端条件,这使得“人造太阳”建设和运行充满巨大挑战。在追逐太阳的征途中,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了超导线圈上导体与冷质输运管非连续控温焊接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0-1的突破。

争创一流,做科技强国的“先锋队”。2006年,我国正式参与由七方30多个国家参与建设的全球最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的ITER计划,这是一颗属于全人类的“人造太阳”。由我们负责质量把控的导体、校正场线圈等核心部件制造任务,占我国ITER份额的73%。重任在肩,我们勇闯深水区和无人区,解决“卡脖子”难题,最终实现了100%按进度高质量产品交付,让“中国聚变”的名片熠熠生辉。

携手共进,做“三个精神”的践行者。科学岛上,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投身于此,用青春和热血浇灌“夸父逐日”的梦想。这里有老院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敢打敢拼,有海外学子“不远万里,奔赴而来”的报国宏志,也有“90后”“接力筑梦,强国有我”的新生力量。我们化身一颗颗“螺丝钉”,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我们热爱的科研事业。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以奋斗姿态勇毅前行,为国家核聚变事业创新发展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