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山东省邹城市:聚焦“四个再出发” 高质量提供法律供给

时间:2023-03-2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邹城是人口大市、经济强市,近年来邹城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精心指导下,始终把高质量提供法律供给作为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市级领导任主任的法律供给专班,坚持从改革创新入手,从搭建平台出发,真情服务群众、真心回报企业、真正化解矛盾,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法律供给体系,努力让法律供给在邹城更具质感、更暖人心。荣获山东省“七五”普法先进集体,“数据+”智慧调解打造“人和”品牌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成奖”,有关经验在学习强国予以推广。

邹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景

一、从市镇村三级联动出发,打造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圈

邹城面积1616平方公里,人口120万,辖16个镇街、1个经济开发区,609个村居。邹城市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一体建设,统筹配置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健全“1+3+13+N”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圈。

一是中心城区实现“1+3”服务集成。选址公安局、法院政法系统中轴线,高标准新建1000平方米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成八大服务功能,实现一站式全业务覆盖,服务新城区30万市民。以中心为龙头,以服务个性化为抓手,提档升级3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千泉站主要服务老城居民、钢山站主要服务新入城居民、凫山站主要服务兖矿集团职工。

二是13个镇级服务站实现六个一体化。把镇级服务站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枢纽,与中心实现行政执法监督观察、公证协办、法援代办、法律服务咨询、行政复议受理、行政诉讼导引“六个一体化”。同时着力打造“一站一品”,郭里、张庄、峄山站把好村级合同关,让群众放心;太平、唐村、北宿站开启服务驻地企业“直通车”,让企业无忧。

三是打造N个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法治乡村建设,培养农村“法治带头人”609名,“法律明白人”1833名;秉承“一村一特色”理念,培育出一批“民生代办、听事日、和事堂”等村居治理品牌,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生活方式已初步养成。目前,邹城已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省级11个,济宁市级431个。

村(社区)法律顾问向群众开展法治宣讲

二、从精准服务“三类群体”出发,护航弱势群体不掉队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为三类群体提供无偿、精准、普惠的法律服务。去年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922件,结案1750件,接待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

一是务工群体“快援助”。为让务工人员“满薪”“暖心”,建立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站和16个工会法律援助联系点,开通线上咨询热线,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实现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办理服务。去年11月,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两名律师仅用半天就为37名职工办完相关手续,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裁决书,有效保障了合法权益。

二是未成年人、妇女群体“优服务”。聚焦新婚夫妇、未婚青年两个群体,实施未来家长法治素养提升工程。今年1月9日,面向全国开讲“未来家长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家庭教育公益第一课”线上线下收听收看突破136万。开展送出一份礼、同读一本书、推出一部剧、颁发一本证“四个一”主题活动,用法治立家风促家教助家庭,培养更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未来家长,让未成年人和妇女享受法治“红利”。

三是老年人、残疾人群体“全时通”。面对行动不便群体,依托“如康家园”,定期派员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开通热线、微信、自媒体等线上咨询平台,简化申请流程、对符合案件范围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凭身份证可实现一证办理,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加急服务,做到手机“全时通”、工作全天候。去年共办理老年人、残疾人援助案件267件,最大限度维护合法权益。

三、从提升“调解温度”出发,用心用情解决烦心事

树牢民事不可缓的理念,创新实施“人和”矛盾纠纷调解流程再造,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打响“人和”调解品牌,用调解温度暖民心、惠民生。去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825起,调解成功率98.68%。

一是大数据分析,让调解有精度。与12345热线联动,开展“读懂社情民意、法治护航前行”活动,在深入分析大数据的基础上,聚焦婚姻家庭、合同、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物业、医疗、损害赔偿7大领域法治需求,深入基层邻里、理清源头脉络、开展精准调解,用心用情化解纠纷消弭矛盾。

二是协作化调处,让调解有力度。以“人和”矛盾纠纷预警调处指挥中心为龙头,按照区域性案件类型特点,建设4个中心镇级协作区,对复杂、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指挥中心按照区域设置分派到协作区,召集调解力量进行集体商会、共同调处。去年利用协作区模式共成功化解重大疑难纠纷36起,凸显了合力攻坚优势。

三是多元化调处,让调解有深度。在法院、信访、公安等部门分别建立“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警调对接”工作室,推动建立商会、物业、家事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变诉讼优先、信访优先为调解优先,变调解“单兵作战”为“集团会战”,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转访”“民转诉”案件。目前,“与其走四方奔波,不如进一门调解”已被广大群众认同,“摊上难事找调解”已成为广大群众的首选和自觉。

四、从让企业敢干出发,松绑减负跑出发展加速度

邹城辖区内有各类生产经营企业6.5万家,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松绑,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去年邹城GDP突破千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举办律师进企业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一是把稳法治“方向盘”,提振精气神。创新“党建铸魂+红色执法”新模式,坚持党建赋能、普法先行、数据支撑、监督联动、融合治理“五位一体”,对“任性执法”说不;实施“首违不罚”、精准执法、柔性执法,用有温度的执法为企业和群众“减负松绑”。去年共办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2014件,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案件15件,减免罚款金额119万元,受益企业1794家。

二是创建“邹”全法律服务团,服务零距离。整合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成立16个、90人的“邹”全法律服务团,制作联系卡,建立微信群,送法进企业,线上+线下齐发力为企业提供政策实施、政策参与、权益保障等专业法律服务,实现惠企服务零距离。去年共组织开展法治大讲堂、法律讲座等活动176场次,受益职工21146人。

三是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助力企业快发展。组织9个律师事务所与16个镇街结成对子,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全面排查劳务用工、合同管理、税费承担、公司治理结构、资金等方面的法律风险,结合企业实际开出整改“良方”,助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去年为118家企业进行了全方位法治体检,提供法律指导建议91条。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