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阳春三月 “丰”饶大地绽放文明之花

时间:2023-03-1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郑茹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和幸福底色。

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干净整洁的街道、村庄相簇相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有礼,安居乐业的百姓和生机勃勃的产业和谐共促,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让人心旷神怡……行走于合肥长丰,总会与文明不期而遇。近年来,合肥长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在“丰”饶大地上绽放精神文明之花。

安徽省暨合肥市2023年学雷锋纪念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交流展示活动

拓展阵地  深化文明实践

阳春三月春光好,和美乡村入画来。3月3日下午,安徽省暨合肥市2023年学雷锋纪念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交流展示活动,在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在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安徽省暨合肥市2023年学雷锋纪念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交流展示活动走进马郢。

活动现场,15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文化文艺服务,开展政策宣传、绿色环保宣传。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百姓名嘴”倪国民表演大鼓书《二十大精神闪金光》,长丰县文艺志愿服务队展示原创快板书《志愿服务暖民心》,长丰县庐剧团志愿服务队惠民公益演出《吴王杨行密》,播放安徽省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部分先进典型视频。

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长丰县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工作目标,整合资源,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标准,建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所15个、站279个。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数字化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全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指挥中心和活动场所。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充分挖掘、调动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大力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凝聚力,打通了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中心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围绕群众需求设计“服务菜单”,探索“讲、评、树、志、乐、庆”六种模式,打造志愿服务项目近200个,群众参与氛围浓厚。双凤经开区等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义井镇车王村等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评为市级示范。

红莓姐姐合唱团

志愿服务  弘扬时代新风

今年2月14日,长丰县“红莓姐姐”巾帼宣讲团在水湖镇颜湖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红莓姐姐”通过一张张旧照片、一组组新数据,将水湖镇乡村振兴工作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娓娓道来,理论与实际的宣讲方式,让在场群众和社区干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020年,长丰县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爱心志愿者,发起了“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项目负责人丁琳静告诉记者,通过试点,复制推广到长丰县义井、庄墓、吴山等乡镇,累计开展各类赋能课程和活动200余场。“红莓姐姐”在2021年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

如今,通过赋能,“红莓姐姐”组建巾帼宣讲团,深入基层、直达一线,以多样化宣讲、零距离互动,将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到妇女群众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千家万户心坎上。她们以“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让党的声音更接地气直入民心。

近三年来,长丰县“泉”心全“益”公益小课堂、倪国民大鼓等14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市最佳志愿志愿服务项目。城乡之桥、“医”路彩虹、板凳课堂、“俭爱”新婚礼、“铃”里有爱等18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奖项。《三七工作法》《甜蜜减负幸福加分》两个案例入选《安徽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案例选编》。

村规民约  “约”出文明乡风

走进长丰左店镇,眼前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宽敞平坦的乡村步道、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让人眼前一亮,村道旁的宣传栏上醒目地写着村规民约。“公益事积极,贡献不贪利,垃圾要分类,环境要爱护……”近年来,长丰县各乡镇积极探索“党建+村规民约+文明实践”引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引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着力构建乡村治理新局面。

“过去的旱厕变成了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池,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小菜园,房屋墙上还多了很多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彩绘,现在生活质量高了,咱也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建设更加美丽幸福的家园作出贡献!”来自左店镇创新社区“左大姐志愿服务队”的梁友多激动地向记者介绍道。

2022年以来,左店镇通过村规民约引领,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汇集党员干部、村民群众,组织成立“左大姐志愿服务队”,日常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理论宣讲、关爱服务等活动,积极践行村规民约的核心内容,将文明新风带到村里每一个角落。

“过去哪家办红事白事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自从村里明确了村规民约,简化红白事习俗后,带来了文明新风尚,减轻了邻里负担。婚丧嫁娶没有了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高闫村的村民大老刘张口就一句,“红白喜事应简办,铺张浪费要遏制。”

在长丰,不仅有“左大姐”,还有“义家人”。近年来,义井镇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以“义家人”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先后组建“义家人”暖心为民老有所为志愿服务队、“义家人”调解志愿服务队、“义家红嫂”、绿行“义家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动员群众力量,实现多元共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多点开花”,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合肥好人杨成

大爱倾城  传递榜样力量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长丰公交集团131路公交车司机杨成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每天上班前,他都会早到几分钟,提前把车厢打扫得窗明几净,不放过一个角落。十米车厢,千万情谊。他迎来一批批乘客又送往一批批乘客,他用最朴素的话语,最贴心的服务,换来乘客路途的片刻温馨,点亮长丰公交闪耀之光。

2022年6月,一名9岁小女孩因独自一人乘车睡着,坐到晚班终点站迷路了,由于年纪小、着急,一时记不清父母的联系电话。杨成最后开着自己私家车,按照小女孩断断续续的描述,先后到北城高铁站、46路公交车底站、辗转多人联系到女孩母亲工作单位领导,最终将女孩安全送到父母手中。杨成习惯做无名英雄。女孩父母将感谢电话打到了公交公司,杨成的好人事迹才被同事知晓。爱心之举也被公交集团表彰为“长丰公交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公交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公交车驾驶员直接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类型的乘客,服务态度的好坏,影响乘客乘坐的心情,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131线路的乘客以下塘往返北城的老年人和学生居多,一直以来,只要遇到挑担子的、卖菜的、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乘客,上下车需要帮助的,杨成都会搀扶一把,每次那一句“慢一些,小心一点。”成为杨成必不可少的“口头禅”,在客流高峰,杨成耐心疏导,提醒乘客站稳、扶好,这一切的一切让杨成成了乘客眼中的“热心人”。

日前,杨成当选2022第四季度“合肥好人”。

敬业奉献的“草莓皇后”、孝老爱亲的“金氏姐妹花”……截至目前,长丰涌现全国道德模范1名、省级道德模范7名、市级道德模范16人、县级道德模范60人;“中国好人”16名、“安徽好人”14名、“合肥好人”64名、“长丰好人”238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的长丰,发挥了先进典型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模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好人现象”在长丰已经蔚然成风,凡人善举汇聚成强大的道德力量,精神文明之花璀璨绽放。(郑茹、长丰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