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浙江省桐庐县:以司法救助一件事为切入点实现司法托底保障共同富裕目标建设

时间:2023-03-1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一、背景与起因

司法救助,解决的是诉讼中因案件无法侦破、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致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得不到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开展国家司法救助,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当前国内司法救助工作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面临资金保障不到位、救助标准不统一、覆盖群体不明确等问题。对此,桐庐法院立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契机,开发司法救助“一件事”应用,整合司法及社会各项救助资源,构建起“1+N”新型救助模式,实现救助资源政策与救助对象最大程度匹配。

二、做法与经过

桐庐法院依托“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建设”部署要求,聚焦司法救助“一件事”,以系统思维、法治思维为引领,以大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为支撑,以数字赋能、系统集成为手段,以综合协作、联动配合为保障,改变现有救助格局,实现各项救助方式密切协同的系统性重塑。

(一)理念先行,构建“司法+社会”新型救助体系

深入贯彻司法为民理念,坚持整体智治和长效机制,以司法救助为核心串起社会救助资源,形成司法救助“一件事”全链条闭环,回应救助群体多元化需求。

一是强化资源聚合。和县人大携手,梳理县域范围内近五年救助案件,形成《关于我县司法救助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推动成立司法救助“一件事”改革协调小组,针对调研过程中查明的资金额度低、救助范围窄、需求种类多等现实问题,牵头组织法院、民政、教育、慈善等16个部门签署救助协作机制,汇集近20项各类社会救助资源作为司法救助的补充。

二是深化业务协同。建立救助信息共享机制,推送多元救助需求,实现法院、慈善、民政等协作单位间业务衔接、资源互补、手段共用,切实解决当事人困境。在法检两端常态化互通信息,及时共享救助金发放情况,协作扩大司法救助惠及群体。如在办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法院查明当事人蓝某提供劳务时眼睛受损,失业在家,其养老金和配偶做保安的工资难以支持包括两位老人在内一家四口的生活费及后续治疗费用,在决定给予国家司法救助金3万元的基础上,将其情况移送至县残联、县民政局,争取社会救助资源。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跟踪回访,掌握救助对象后续生活状况,对救助对象仍有困难的,制定后续救助方案,保障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资金使用到位、困难解决到位。2022年4月,在对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当事人徐某回访过程中,发现徐某一家并未因获得司法救助金2万元而改变困难生活局面,遂寻求更大范围社会救助。最终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的联动,争取社会救助资金4万元,当事人达成一次性履行协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二)数智赋能,形成“人工+智能”一体办案模式

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破除司法与政府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信息互通、互联、共享,高效落实帮扶举措。

一是立案时精准“画像”。利用信息技术,将交通事故、劳资纠纷、三费案件、老弱病残等关键词汇嵌入系统,通过算法模型,精准“画像”案件当事人,识别潜在救助对象。对可能需要救助的,在办案平台中加以标注,提示承办人开展调查。如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承办人发现申请人李某被标记“救”字,遂快速启动调查程序,最终给低保困难人员李某发放救助金2万元。

二是办案中数助决策。救助程序启动后,通过司法救助“一件事”应用平台,一键归集各协作单位基础数据,快速精准掌握当事人信息。对不符合条件的救助人员,将救助需求及时共享,争取其他救助资源。如在办理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中,为缓解原告朱某丈夫的就医之急,法院将救助需求直送社会救助部门,快速筹得社会救助资金1.3万元,筹资过程仅用15天。

三是结案前效果评估。实行重点案件一案一策机制,对仅用司法救助难以解决当事人困境的,会同协作单位商讨救助方案,力求分阶段、多元化、递进式的救助帮扶机制,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如在办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法院依托司法救助“一件事”和县人大“‘三问’民生共富同行”主题活动,在先行给付国家司法救助金3万元的基础上,以被执行人雷某支付5万元、房屋置换加社会救助金21.5万元的方式,彻底化解雷某与袁某之间的执行案件。同时,属地慈善基金对袁某弟弟的就学困难定向帮扶,直至完成学业。

(三)机制重塑,打造“集约+多跨”线上应用平台

改变职能部门各自为战、分头管理的格局,将司法、政府、社会多个渠道业务环节整合至统一线上平台,实现救助案件一键申请、一网通办。

一是流程再造实现全渠道畅通。打破立、审、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业务壁垒、职能壁垒,以司法救助案件办理为主轴,构建起涵盖信息采集、甄别、复核等11个环节的救助案件办理全流程链条。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办理节点,以量化指标和任务清单落实职责,形成流程管控闭环。

二是标准嵌入实现全过程加速。将11类救助情形和8类不予救助情形统一嵌入线上平台,助力办案人快速审查作出决定。在筛查、立案、审查救助三端设置联络人,全过程跟踪救助案件,信息实时推送,形成案件管理闭环。2022年11月平台上线试运行至今,共办理三起救助金发放案件,平均用时5天。

三是线上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打造司法救助“一件事”线上办理平台,将救助申请、调查取证、审查决定、资金拨付、救助协同等事项全部集成至线上平台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为困难群众高效提供帮扶。

三、成效与反响

桐庐法院围绕司法救助实践中存在的主动发现难、流程启动慢、帮扶效果弱等突出问题,率全省之先探索司法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通过搭建智慧应用、畅通数据渠道、融合救助服务,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一键通办”,该项目先后纳入浙江省委政法委数字法治系统一本账S2、“浙江全域数字法院”重点改革任务清单。2022年6-12月,桐庐法院通过司法救助7万元撬动社会救助26.8万元,共为7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解了燃眉之急,其中1件案件入选省高院助企纾困十佳典型案例。

四、经验启示

桐庐法院以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建设为契机,以司法救助“一件事”改革为抓手,整合司法及社会救助资源,构建起“1+N”新型救助模式,打造司法服务托底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桐庐样本”。

五、探讨与评论

目前,司法救助“一件事”改革尚在进行中,应用开发完成初级版本。下一步,桐庐法院将在司法救助1.0的基础上,继续上线诉讼成本救助、信用救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功能模块,同时升级完身省市县法院三级联动救助功能和数据驾驶舱分析预警功能等,不断推动司法救助“一件事”改革迭代升级,积极打造更多让群众真实可感的典型案例,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更多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