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重要指示,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紧扣中政委“把风险化、履职监督不系统等隐患,秉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法律监督”理念,主动将人工智能引进司法领域,实施“质效导向、类案为主、数据赋能”的智慧检务改革,研发社区矫正RNR智能互联检矫一体化系统(简称RNR系统),实现检察监督由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智慧决策”转变,推动司法机关社区矫正工作由“精准管”迈向“精准矫”,并发挥检察监督作用,及时预测隐患、预警风险、预防危机,助力市域治理效能提升。
RNR工作室
二、做法与经过
(一)围绕“技术工具”赋能,探索了“数智治理”新路径。
一是研发RNR技术工具。组建专业团队,基于国际公认的RNR罪犯矫正原则,成功研发RNR系统,该系统拥有社区矫正风险(Risk)、需求(Need)、响应(React)三个智能模块和一个联通社区矫正全过程的检察监督智能模块,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互联,突破了检察、司法数据信息孤岛。
二是发挥RNR“数智”功能。运用综合评估功能,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的风险等级评估、矫正需求评估相融合,为分级管控和精准矫治提供依据;运用智能分析功能,实现智能诊断、人工画像相融合,为社矫对象科学制定和动态调整矫正方案提供依据;运用云式响应功能,实现云端登录,获取矫正资源,执行矫正方案;运用检察监督功能,实现实时监督,预测、预警、预防履职风险。
三是提供RNR解决方案。检察与矫治同步实施,对社区矫正机构提供“多模态风险评估、智能化需求分析、云模式矫正响应”一体化精准矫治方案,将社区矫正刑事执行检察嵌入在精准矫治的每一个关键性环节中,实现对检察机关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精准检察方案。
RNR系统
(二)围绕“数据模型”创新,争创了“数智检察”新优势。
一是建立数据模型。第一步:从RNR系统精准检察模块中梳理出履职风险事项第一时间生成或记录的违规违法情节;第二步:将违规违法情节自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进行比对,确认失职渎职行为。第三步:将失职渎职行为自动与《社区矫正刑事执行履职风险等级对照表》进行比对,确认履职风险等级。最后,根据风险等级,发出红色警报或检察建议。
二是发挥监督功能。发挥RNR系统“实时监督”、“前置监督”功能,破解当前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处于事中、事后监督的困境。围绕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履职事项、履职要求、履职状况、履职评价等四个类别,同步记载、统计、分析、评估其履职状况和质效,及时提醒依法规范履职。
三是提升监督效能。运用RNR系统实现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手段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智慧决策”转变,按照“解析个案、梳理要素、构建模型、类型治理、融合监督”的大数据检察监督路径,强化对社区矫正机构的履职风险评估,推动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提升。
系统运行图
(三)围绕“联通设施”建设,构建了“数智履职”新常态。
一是部署“一网三通”。“一网三通”是指一个分级应用网络平台和与其联接的检务通、矫务通、在矫通三个移动应用终端。目前,“一网三通”覆盖面达100%,检务通、矫务通应用率均达100%,在矫通应用率达80%以上。
二是实现“数智”检察。通过RNR系统将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个别化矫正方案的执行情况,以时间为轴线,方案执行的轨迹留痕保存,以专业工具、技术手段代替专业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做到预测、预警、预防,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监督。
三是推进“数智”社矫。通过RNR系统,使风险、需求、响应成为结构严密、相互衔接的完善矫正体系,克服了矫正方法碎片化、教育内容随机性问题;将专业技术吸收到操作流程中、矫正技术吸收到矫正项目中,有效实现专业工具与矫正人员的对接、专业技术与日常工作的融合;矫正内容充足,矫正活动不受场地、设施、师资的影响,保障了矫正需求。
三、成效与反响
运用社区矫正RNR智能互联检矫一体化系统推进检矫一体化,精准矫治与精准检察同步率、实现率均能达到90%以上。目前,江苏省镇江市、盐城市两地全覆盖推广应用RNR系统,每月在册社区矫正对象近4000名,RNR系统普及化程度达95%以上,检矫一体化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进一步强化大数据赋能,巩固检矫一体化新型工作体系。RNR工作得到了镇江市、润州区两级政法委关心支持,积极推动了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司法厅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RNR智能互联系统中,部署在司法局的RNR精准矫治系统是省司法厅认可的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的一部分,对应部级“智慧矫正中心”6项考核指标150分,已经于2021年参与到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中。
二是进一步撬动了法律监督模式变革,推动检矫“数智”化转型。以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个别化矫正方案的执行时间为轨迹,对所有人员实施全流程、全覆盖、全方位监督。依托RNR精准检察系统,围绕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履职事项、履职要求、履职状况、履职评价等四个类别,同步记载、统计、分析、评估其履职状况和质效,及时提醒依法规范履职。以机构所属工作人员履职风险为评估基础,对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动态评估和科学研判。
三是进一步打造了镇江检矫融合品牌,传递镇江检矫融合模式。RNR系统通过多模态分析技术的运用,避免了传统评估方法带来的诸多缺陷,破解了矫治与检察数据信息孤岛制约;通过立体检察监督方式的创新,克服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滞后性,突破了数字赋能不足的技术瓶颈。近期,该项目以镇江市大数据法律监督一等奖资质,代表全市向国家、省申报“中国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和“江苏省发展研究奖”。
四、经验与启示
社区矫正RNR智能互联检矫一体化系统是属于在全国率先探索的,精准矫治与精准检察一体化融合模式的实施系统。
一是贯彻“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突破检察、司法数据信息壁垒,实时法律监督杜绝“纸面服刑”。RNR系统聚焦执法司法信息共享这一掣肘大数据法律监督的重点难题,以畅通检察监督渠道、实现数字赋能为主线,找准社区矫正工作精准矫治、依法能动履职等相关应用场景,同步记载相关数据,实现“实时监督、全程监督、分类监督、前置监督、智能监督”,有效实现降风险除隐患。
二是树立了系统思维,推动检察、司法(矫正)履职双促进,有效探索市域治理“智治模式”。RNR系统对于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矫正工作流程的建立、项目矫正技术的集成和实时检察监督手段的实现,是长期以来我国创新社区矫正刑事执行监督手段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顺应了社区矫正刑事执行监督工作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第一,该系统承载的检矫一体化模式是社区矫正刑事执行监督改革发展追求的根本目标之一;第二,检矫一体化模式通过该系统的运作方式符合检矫融合的资源配置优化原则;第三,检矫一体化模式通过该系统运行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检矫岗位的科学设置和检矫队伍的能力建设。
五、探讨与评论
RNR创新课题调研摸底、构思期间,曾专报时任司法部副部长刘振羽,时任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详、副厅长张武林,副厅长刘保民均给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社区矫正RNR智能互联检矫一体化系统获中央政法委官刊《长安》“长安评论”专题发布,作为基层市域治理先进经验宣传推介;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中国检察官》、新华网、《江苏法治报》等中央和省级权威媒体持续关注宣传近100余篇。RNR创新课题(论文、项目)获2022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论文、智慧检务创新产品、镇江市政法创新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镇江市检察系统大数据法律监督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