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近年来,东源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乡村依法治理重点工作,依托顺天镇金史村“和顺之家”乡村治理文化公园,打造“法律驿站”,试行乡村依法治理“积分制”治理模式,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依法治理效能,探索乡村依法治理“东源样本”。
“和顺之家”,金史村乡村依法治理文化公园
一、聚焦“党建引领”,构建“积分制”联动机制
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各级党委责任,切实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创新建立“镇委+村(社区)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工作联动体系和“1+10+N”联户机制(即1名党小组长管理10名党员,联系服务多户群众),按需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聘任8名网格长,实行村组网格化“积分制”治理模式,落实对积分内容、评价方式、结果运用等各个环节把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法推进实施“积分制”,实现乡村依法治理与党建、乡村振兴统筹推进。
二、聚焦“法治为本”,夯实“积分制”法治保障
一是打造阵地促长效。依托金史村“和顺之家”乡村治理文化公园,以培育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以依法治理“积分制”治理模式为抓手,打造融合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治讲堂等功能于一体的“法律驿站”,设置法律图书角、村民议事厅、积分超市、农产品直播间、村民服务区,兼具村民议事、宣传法律法规、宣传发动参与“积分制”、积分兑换、人民调解、志愿服务活动等功能,有效促进“积分制”治理模式长效运行。
二是健全机制保成效。成立以镇驻村干部为监管员、村党组书记为主任、村组长或热心村民为网格长的积分管理委员会,健全“积分制”监督体制和责任机制,严守法定程序和权限,定期开展镇村党员干部法治专题讲座,提升镇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积分制”治理模式依法运行,发挥长久成效。
三是构建规则助运行。通过村民全程参与民主决策程序,依法合理制定符合村情实际、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积分管理运营细则》《积分制参考指标》《积分兑换办法》等“积分制”规则,将纷繁复杂的村内事务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强化法治思维,把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贯彻到积分制的实施细则中,将遵纪守法情况作为积分考评的重要指标,将传统村干部的威权式治理转变为“规则之治”,确保“积分制”的实施合情、合理、合法、合民意,实现“积分制”治理模式法治化、规范化运行。
四是培养人才促保障。整改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选拔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切实发挥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调解员在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社会矛盾、参与村民自治中的作用,为“积分制”治理模式有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法治人才保障。
五是多方宣传造氛围。围绕宪法、民法典和“积分制”规则,充分利用村民会议、宣传册、标语、广播、微信等方式,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力的模式,常态化开展依法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深入了解“积分制”治理模式的好处和意义,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积分活动,为推动实施“积分制”治理模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聚焦“德治教化”,滋养“积分制”文化底蕴
大力弘扬《朱子家训》耕读立家、儒家道德风尚的朱氏优秀传统文化(金史全村人均为朱氏后人),推进乡村依法治理“积分制”与金史村朱氏家训家风融合发展,厚植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使之成为涵养乡村依法治理的“源头活水”。
“和顺之家”和金史村朱氏家训有机融合
一是积极拓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顺之家、法律驿站、妇女儿童之家、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普法功能,深入挖掘《朱子家训》蕴含的法治精神,赋予时代意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法治基因。
二是以朱氏家训家风传统道德文化沁润民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学法用法示范户”“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两优一先”“流动红旗”等内化为“积分制”治理指标,形成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崇德尚法向善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
三是积极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乡规民约和顺长廊、家风家训文化长廊,以书法和漫画的方式展现社会治理法治文化与朱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机融合,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道德和法治双重文化的熏陶,以道德滋养法治,以法治力量引领崇德尚法新风尚。
四、聚焦“自治强基”,激发“积分制”内生动力
发挥自治强基作用,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有效融合法治与自治,激发群众参与“积分制”的内生动力。
一是指导依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细化村民“十不准”,规范村民行为并明确了相关责任。
二是村民全程参与商讨制定积分规则,采取多种形式征求普通村民、村民代表、党员等多方意见,通过多方参与讨论、座谈协商,制定既符合村情实际、切实可行,又获得群众广泛认可的积分规则。
三是开展积分兑换礼品活动,村民可随时随地通过积分小程序在线上领任务、赚积分,并可线上申报积分,线下兑换生活小家电、生产农具等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兑换方便快捷,礼品好用实在,有效提高村民参与热情。
四是开展“积分制+”活动,村民积分高于平均分以上者,可以被推荐为最美党员、最美家庭,进一步激发村民的荣誉感和参与热情。
五是实行积分与评先表模挂钩,“十星级文明户”、“清洁家庭”等授牌和各类先进典型必须是积分高于平均分的农户,激发村民公益理念,约束其社会行为。通过“积分制”自治机制,使村民自治行为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参与氛围,提高了村民对“积分制”治理模式的了解、熟悉与认可,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在乡村依法治理“积分制”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积分制”治理模式的有效运转奠定了基础。
实施乡村依法治理“积分制”治理模式以来,村民参与率达到了100%,金史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党群关系愈发密切,邻里之间更加和睦,人居环境呈现出一片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景象;乡村依法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干部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基本养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初,顺天镇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民主法治村”12个;先后获得“河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镇’”“2021年度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下来,东源县将以金史村乡村依法治理“积分制”模式为起点,整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依法治理“东源样本”,在东源县全面推广“积分制”,鼓励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争创乡村治理示范县,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东源,推动东源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当好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的主力军贡献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