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江苏省宜兴市

时间:2022-10-1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鸟瞰宜兴东氿新城

一、背景

宜兴,地处太湖西岸,市域面积199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8.6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重要的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历史上的宜兴,是唐宋以来大量诗词歌赋吟诵的理想人居环境所在,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曾诗赞“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其两千多年形成的灵秀江南阳羡山水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的生态人文追求。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宜兴经历了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发展的快速进程,是以乡镇经济发展为主导的“苏南模式”样板,但造成了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等粗放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独特的山水资源和城市空间特色。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后,宜兴充分认识到生态治理、绿色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历史使命,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了近湖地区企业腾退、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治理等一系列行动,不断恢复山水秀美本底,重塑了太湖重要生态屏障,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2020年,中国正式宣布碳中和目标并向全球做出实质性承诺。宜兴率先锚准更高标准的“零碳城市”建设目标,遵循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要求,聚焦安全、韧性、包容、可持续议题,致力建设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生态宜居城,打造中国践行碳中和行动的最佳示范城市,为高密度城镇化地区生态敏感城市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生态宜居 幸福之城

生态之城

生态之城

二、项目描述

1.目的和路径。打造高密度城镇化地区生态敏感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加快山水修复治理,形成紧凑型、组团化城市格局;打造环保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建设低碳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低碳住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目标受益者。宜兴128.6万城乡居民,环太湖地区约3400万间接受益者。

3.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1)构建低碳的山水城市空间形态

强化绿色空间管控。在“城氿相依,串联发展”的传统山水城市格局基础上,划定725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空间,占比超市域总面积三分之一,形成“一山相依、双轴纵横、三氿映城、五廊穿城”的城市空间结构,有效增加碳汇。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实施55个矿山恢复性整治和21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整治废弃矿山宕口及周边土地973.5公顷,全面增强山体生态功能。完成太湖沿岸1.3万亩水产养殖池塘退养,确保太湖上游总水量的60%经“过滤”后入湖,固守了太湖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保障了太湖连续13年安全度夏。

打造全域开放共享的高品质生态园林城市。构建郊野公园-城市综合公园-街区生活公园-邻里口袋公园四级完整体系,建成各类公园80多个共计810万平方米,建成区林荫路推广率达79%,改造近5万平方米林下空间,显著缓城市解热岛效应,提升百姓幸福感。

(2)创新低碳城市建设方式

以街区为单元开展绿色健康生活圈建设。结合溇港塘浦地域水乡特色,更新打造生态景观优良、功能复合、活力充足的滨水公共空间岸线共35.4千米,建设适合步行、尺度宜人的街区公共空间,联动周边老旧小区改造与环境整体提升,近三年49个老旧小区1.3万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实施低干预的丁蜀历史城区有机更新。保护“河绕山转、街随山走、河街并行”的街区格局,以院士专家领衔、居民自发改造的共同建造方式,传承创新传统建筑营造低碳技术,推动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低碳更新模式。

提高绿色建筑和低碳社区品质。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100%,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项目34个共计229万平方米。推动绿色建筑运营能耗分项计量和运行智慧化管控,每年节约能耗约2万吨标煤,减少约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建成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区86家,园林式单位116家,让更多绿色资源“零距离”融入居民生活。

(3)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促进产业体系低碳转型。关停并转200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培育形成光伏、氢能等产业集群。

推动小城镇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传承阳羡山水文化,通过高碳产业治理、生态环境优化、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推动“采石之乡”张渚镇转型为“茶旅文化窑湖小镇”,“化工之乡”周铁镇转型为“太湖拈花小镇”,“建材之乡”湖㳇镇转型为“深氧休闲小镇”。

创新清洁技术支撑产业减碳。依托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打造国际领先、中国最大的环保产业集群,涵盖7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企业数量超5000家,建设集绿色技术引进、孵化推广应用于一体的“零碳创新中心”,向国内外推广应用低碳技术。

(4)完善低碳基础设施

深化需求侧能效管理和供给侧清洁能源供应。发展分布式供能和智能电网,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累计约360MW,建立清洁、高效、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

发展高质量公共和慢行交通。城区公交站500米覆盖率达99.5%,138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共投放车辆3100辆,公共自行车日均使用次数约0.35万次。环太湖、宜南山区建成三级绿道体系,建设健康休闲步道506条共580千米,实现小汽车使用减量,降低交通碳排。

建设行业领先的基础设施。建成具有国际标杆性的“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城镇生活污水纳管全覆盖,污泥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LED节能路灯覆盖率超80%,城市照明设施智能监控率达100%,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绿色”“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海绵城市项目近200个,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消除城市运行重点隐患,完善城市智慧信息平台建设,城区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15.5平方米,城市生命线应对灾害能力明显提升。

宜兴 宜园

宜兴市龙背山森林公园 绿色晨跑

宜园晨曲

三、主要合作伙伴

1.市场力量。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环保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出资,组建“零碳创新中心运营公司”。

2.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300多家科研院校合作,打造15家重大合作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60项,引育高层次人才1000多名,包括外籍院士9名、“两院”院士19名。

3.专家咨询。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10余家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建筑、当代中国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等工作,助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4.国际合作。成为国际生态低碳技术引进中国的“桥头堡”,组建了13个国际清洁技术转移中心,引进了100多项先进技术,与美、德、以、新、韩等国开展合作,拥有PCT国际专利120项。

四、影响

1.人居环境质量。形成“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园林式人居环境,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建成绿色“城市会客厅”和600公顷“城市绿肺”;城区PM2.5年平均浓度为30μg/m³;地表水水质三类以上比例为88.9%。

2.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举办省级以上各类赛事76项次,开展市级以上全民健身活动500多项次。建成体育健身公园665个,建立社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制度,聘请453位指导员。

3.节能降耗。每年削减煤炭消费总量超50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约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年均下降2%;近五年工业产值能耗下降17.6%,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30.2%。

4.绿色产业发展。建成中国最完备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创造绿色产业就业岗位13万多个,其中水处理设备自我配套率达98%,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

5.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龙背山生物迁徙长廊,城区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80.7%,保有全国最多的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树种银缕梅野生株104棵。

6.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组团化、开放式园林城市布局有效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管理,百万人口发病率为1.5例。20多家“环境医院”专科企业向全国方舱医院、集中治疗点提供系统化集成化应急治理产品,凸显宜兴环保产业技术能力、实施能力和应急能力。

五、可持续性

1.形成战略行动的广泛共识。《宜兴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完善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与强度“双控”机制;推动改善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发展、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田园乡村专项支撑,持续显化和放大生态宜居优势。

2.健全政策保障和区域协作体系。先后出台20余项能源、水资源、绿色交通等专项政策法规文件,形成低碳城乡建设政策体系。作为《环太湖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行动》成员城市,协同开展太湖流域生态治理,建设长三角生态产品交易中心。

3.强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成立国际低碳产业联盟(G11联盟),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低碳产业品牌系列活动,推动先进低碳技术的国际交流、培育和推广。

六、可推广性

1.低碳街区建设方式。东氿滨水宜居街区作为江苏省5个省级宜居示范街区之一,已在江苏全面推广。院士领衔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全国推广历史文化街区低碳更新的丁蜀经验。

2.环保产业技术体系。已有70多家环保产业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施环境治理项目,“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与中国16个地方政府和20多家企业合作,“城乡环境综合体”技术应用于湖北枝江和河南遂平,“零碳创新中心”在全国各地复制推广。

3.浅水湖泊水环境治理。推行生态修复和清淤固淤协同模式,助力无锡、湖州开展太湖蓝藻防控,为区域一体化治水提供范本,可向全国浅水湖泊治理领域推广。

七、创新

1.模式创新。在城市空间格局塑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探索传统风水、在地文化与低碳工程技术相融合的“新阳羡山水”建设模式。

2.方法创新。以全域山水生态修复与城乡空间格局优化实现固碳,以绿色城市营建模式传承与创新实现减碳,以绿色生态产业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致力零碳。

3.机制创新。建立太湖流域环境保护和低碳建设的跨界协同机制,实现长三角大气、水污染的“追本溯源”和协同治理。

4.治理创新。通过公众参与寻求市民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支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缔造,实施“点亮行动”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36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100多支。建立智慧运行和能源管理平台,优化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

5.融资创新。设立环保产业专项基金,完善普惠融资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环保订单贷”“绿色金融债”等创新型金融产品。

6.科技创新。以水治理为核心,研发推广“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城乡环境综合体、生态厕所产品、水库修复技术等行业引领性清洁环保技术。

八、项目得到的认可

1.获得的荣誉。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德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城市”。

2.国际认可。南宜研究院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水回用技术委员会、工业水回用分委会(ISO/TC282/SC4)的技术对口单位,为增强我国环保产业国际话语权作出重大贡献;生态厕所产品被列入联合国难民署厕所采购名单。

3.领导视察肯定。江苏省省委书记娄勤俭肯定了宜兴从昔日“化工之乡”“石材之乡”到今日生态宜居城的转变,鼓励宜兴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4.媒体报道。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对宜兴市低碳生态建设工作多次进行报道。(图文供稿单位: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