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首部综合类乡镇志《撮镇镇志》在肥东县举行首发仪式,献礼党的二十大。
“《撮镇镇志》2015年6月启动编修工作,历时7年,数修其稿,最终成书面世,首批发行了500套。”首发仪式上,93岁高龄的《撮镇镇志》执行主编郑动遒介绍说。
《撮镇镇志》由黄山出版社发行,为平行章节体结构,按先总后分、先自然后社会、先政治后经济,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编写方法进行编纂,共计36章、207节、约120万字。
全书图文并茂、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其中,卷首彩色图照113帧,随文黑白照片301帧,表格262份,上限追溯至秦汉,下限至2015年,真实、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撮镇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昔仲尼,师项橐。”撮镇镇,是安徽省千年古镇,两千多年以前,因孔子周游列国时喟然叹曰“地多一撮,书重百城”之典故而得名。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也设在这里,赋予这块土地无限的红色荣光。
如今的撮镇镇,不仅是肥东县经济发展的重镇,更是全国千强镇。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省重点中心镇、全省新农村百镇千村试点镇、安徽经济实力百强(乡)镇、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先进集体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撮镇人,用热血和汗水写下了壮丽的撮镇诗篇,随着镇志的发行,我们将接续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撮镇。”撮镇镇党委副书记严伟说。
“镇志,是我们工作的‘推动器’,可以帮助我们年轻的基层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撮镇镇的镇情和风俗,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服务好群众。”25岁的撮镇镇华光社区村委委员万蕾娜说。
首发仪式上,还举行了赠阅仪式,撮镇镇现场向兄弟乡镇代表赠送了《撮镇镇志》。
“我们也要以此次首发仪式为动力,进一步加快速度,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争取尽早编修好《包公镇镇志》。”肥东县包公镇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永凤说。
肥东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张国松表示,镇志将成为展示现代撮镇的新名片,要最大限度地提升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
下一步,撮镇镇将把镇志转化为推动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工作快速发展的文化生产力。同步开展镇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系列活动,把镇志打造成为该镇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乡土教育的鲜活“教科书”。(彭红玲、丁梦云)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