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庐”力奔跑 造炬成“阳”

时间:2022-09-2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何晓珺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

站在2022年,回望过去,无数的细节组成了历史。

庐阳区全景图

从2012到2022,庐阳经济总量增长了2倍,地区生产总值由400亿元迈向1233.48亿元,人均GDP突破16万元,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城区第85位,城区影响力拾级而上。

从2012到2022,庐阳产业体系扬优升级,“商里商气”“科里科气”齐头并进;老城风貌系统性重塑,城市更新从1.0迈向2.0;近70万庐阳人踔厉奋发,在“惠民生”和“增民享“中向“阳”而生——凝练出庐阳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城区格局。

重山千叠,步步跨越。今日庐阳勇担“一保障两建成”使命任务,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造炬成阳。

“商里商气”“科里科气”齐头并进

将时针拨回2012年1月8日,全省消费者的热情冲散了凛冬的寒风,长江路上各式私家车将合肥银泰中心围个水泄不通,这一天,安徽省第一家银泰中心正式开门营业。毗邻在侧的淮河路步行街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夜市点亮着成千上万合肥人的夜晚。

淮河路步行街-祝亮-摄

当时间来到2022年,淮河路步行街“国家级步行街区”闻名遐迩,撮造山巷、拱辰街、逍遥津公园等城市地标改造成功,2021年街区客流量破8100万,营业额114.5亿,成为全省首条百亿街区。百大鼓楼、百盛不断巩固老牌商业体地位,银泰二期、宜家家居建成在即,预计年底开业。文化、商业、旅游在老城深度融合,全省商贸业发展最高地辐射力不断释放。跃过北一环,庐阳万象汇、万科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华丽绽放,全区商圈格局呈现南北齐头并进的格局。

合肥金融广场-何刚-摄

10年来,庐阳稳坐“全省商贸业第一强区”宝座,全省消费核心枢纽建设愈发步履坚实。全省金融中心地位也在持续巩固,“董铺湖风投创投街区”正式亮相,以“三横一纵一点”(指长江中路、北一环路、临泉路、肥西北路金融产业集聚带和合肥金融广场)为重点的现代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加速构建。

合肥北站物流基地

往北去,中欧班列呼啸而过。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如今,合肥国际陆港已成为全省唯一获批“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释放着“一带一路”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动能。

“商里商气”氛围越发浓厚,“科里科气”也伴随着合肥城市巨变纷至沓来。

从“十二五”迈向“十四五”,从“小太阳”迈向“大科装”,10年间,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聚变堆项目园区工程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相继在庐阳布局。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何刚-摄

“大湖名城”科创号角响彻庐州大地,长子庐阳责无旁贷。近年来,庐阳区深植全市科创基因,全力服务保障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

10年间,庐阳科创产业实现了从云程发轫到高掌远跖的转变。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称号,庐阳IE果园荣获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安徽芯片设计第一股恒烁半导体上市,安龙基因、安信瑞德、正奇融资租赁等3家入选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入选数量位居合肥市城区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等主要创新指标均迈入合肥市城区发展第一方阵。

10年间,庐阳区专精特新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累计培育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红专1号”科创驿站--何刚-摄

在刚刚过去的9月13日,庐阳·都市科创“红专1号”科创驿站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创学院实训基地正式启用。作为该区推进“科创大街”一期建设的首发工程,“红专1号”致力打造先行先试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未来将积极促进成果、产业、资本有机融合,孵化和吸引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团队集聚庐阳。

产业的丰厚滋养,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入源源动能,而更多的创新生力军正在庐阳的孵化沃土中成长,等待“破壳”崛起。

城区风貌从1.0迈向2.0

从2012到2022,庐阳城区面貌万象更新,街巷楼宇纵横交错,“三河两库”静水流深,记录着一个城区从1.0到2.0的踔厉奋发之路。

作为合肥主城,庐阳书写了合肥发展史上数不尽的辉煌。合肥历史在这里开始,合肥记忆在这里找寻,几代合肥人的汗水在这里挥洒。时光推移、城市扩张,曾经的文化地标、典范小区渐入斑驳,道路不畅、设施陈旧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如何应对?惟有自我更新。

2012年,庐阳开始实施老旧小区整治大会战,开启八一齿轮厂生活区、红星路15号大院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至2021年底,共实施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52个,完成征迁91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606万平方米;开展235个老旧小区整治,182部加装电梯投入使用,让辖区群众住房实现了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华丽转身。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刘兵生-摄

中市街-旌阳-摄

2018年,老城更新战略被系统性提出,2019年升华为老城保护更新战略,庐阳踏着时代鼓点,作答城市更新命题。随着长江中路提升改造重塑“安徽第一路”标杆;淮河路入选国家级步行街区;国潮打卡地撮造山巷、勤劳巷、中市街陆续开街;拱辰街、四湾菜市焕发新颜……庐阳城区品质不断升级,老城整体风貌在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持续深挖中日新月异,庐州文脉“文里文气”的独特魅力越发凸显。

逍遥津公园--范柏文-摄

城区内,精心治理后的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陆续改造建设的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环城公园、口袋公园等散落老城,如华美翡翠,熠熠生辉。大街小巷编织起庐阳盘根错节的交通网络,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重点项目接连落户,城区风貌在硬软件的升级中不断刷新扮靓。

遥望西北,董铺、大房郢水库草木葳蕤、万物并秀。10年前,两大水库还是另一番景象,因历史遗留原因,水库周边存在多个工业园区,散乱污厂房遍布,加之两大水库岸线长,靠近城区,周边人口稠密,散发着异味的河沟、鱼塘虾池等四处可见。

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

2011-2012年,合肥相继出台《合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庐阳区闻令而动,在全市率先启动两大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土地整治。多年不懈努力,终在2019年4月,董铺国家湿地公园迎来30多只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从天而降”化身庐阳绝佳“生态证书”。合肥人民“大水缸”守住了!水源保护地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红利也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三十岗乡野田园中升腾。

山河为证,庐阳生态绿色生态屏障10年间日益牢固。数据显示,PM10由2014年的127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69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45.7%;PM2.5由2015年的7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32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55.6%。

群众幸福绘就民生温暖底色

从2012到2022,庐阳在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近200亿元。

其中,“十二五”期间,投入民生资金66.28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8倍;“十三五”期间,投入民生资金133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一笔笔资金的投入,彰显着庐阳高度重视民生、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心。

南门小学个性化课程-何刚-摄

民生内涵也随着时代进程从过去的“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不断衍生丰富,为推深做实“暖民心行动”培育了丰厚的民生沃土。

在亳州路街道滨南社区老年食堂,家住南国花园的82岁刘大爷和老伴一起来用餐。“只需花上10元,就可以吃上荤素搭配的健康餐。味道好,而且吃得放心!”作为省民政厅出台《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之后全市建成开业的第一家社区食堂,自开业以来,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普遍欢迎。截至目前,庐阳区已建成10个社区食堂,46个社区助餐服务点,共建成72个社区助餐设施,服务范围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老年食堂”只是该区创新民生服务的一个鲜活案例,在庐阳,越来越多的人像刘大爷一样,畅享首善民生发展红利。

“嵌入式”养老模式让老人老有所依-宋新志-摄

10年来,庐阳区不断创新民生事业服务举措,先后获评“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国老年工作先进区”;先后荣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省唯一连续四次获评教育强区,全省首创“政府+国企”办园模式,全省首创学前教育互动发展联盟;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领跑全省,全市率先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全市率先开展智慧社区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试点,全市率先推出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全省首创机关单位免费共享停车位……此外,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15分钟阅读圈初步建成,家门口、公园内、校园边,可谓书香满城。

硬件升级、功能完善、生活便利……一项项关乎民生的切实成果激荡首善热土,10年的探索实践中,庐阳随时随地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在“惠民生”方面频出实招,在“增民享”方面力显实效,“首善之区”幸福底色也紧随庐阳群众目光所至、内心所感愈发鲜明。

10年,在历史进程中不过沧海一粟,然而,在城区的争先进位里,可谓山河远阔。驻足10年,回首来路,庐阳高歌猛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振奋人心。驻足10年,展望前路,庐阳意气风发,将围绕“一保障两建成”使命任务,奋力谱写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和长三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何晓珺  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