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局,伏脉一线。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底层逻辑,根植于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变迁之中。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安徽制造业的崛起,是中国经济版图上令人瞩目的一大现象。
激荡十年,洪流奔涌。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增速位居全国第三、长三角第一;2021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进入中国制造业第一方阵。
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再到打造“制造强省”,安徽综合实力和形象气质“皖美”蝶变。
开放促进繁荣,合作才能共赢。
随着制造业的持续进阶,安徽正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成为全球工商界交流合作的重要高端平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制造业大会亲致贺信,强调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牢记殷殷嘱托,心系“国之大者”。乘着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东风,安徽深入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版图中奋力书写澎湃向上的新篇章。
厚积薄发,乘势而上
3月18日,春寒料峭,合肥高新区的中科大先研院大楼前,气氛热烈。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录制现场,蔚来创始人李斌分享了一个故事。“我有次参加汽车行业会议,跟比亚迪的王传福董事长聊天。”李斌说,当时蔚来中国总部已落户合肥,王传福问“你在安徽到底怎样”。李斌当即谈了对安徽营商环境的感受,以及蔚来落户合肥后良好的发展状况。其后,比亚迪迅速“重仓”安徽,合肥基地首辆整车已在今年6月30日下线。
作为安徽“兼职招商顾问”,李斌经常提及的一个数据是,蔚来在合肥生产,平均每辆车的综合物流成本可以节约四五千元。
物流成本的优势,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区位:安徽居中靠东,连南接北。若以合肥为圆心,周边500公里范围,覆盖了全国近30%的人口、近35%的生产总值和近40%的消费市场。
更深层次的因素在于,作为长三角重要成员,安徽是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延伸的腹地。以汽车产业为例,大量核心供应商集聚于此,有利于区域内整车厂提高供应链效率,并最终反映在物流成本和综合成本上。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下,安徽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安徽紧抓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吸引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省重点项目的投资,有六成来自长三角企业,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加速聚集,新型显示形成“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纷纷布局,集成电路填补国内芯片制造重大空白,一个个产业地标如日初升。
从“双创”、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百亿千亿企业和世界五百强,市场主体“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圃”葱郁,“企业森林”欣欣向荣。
扬皖所长,乘势而上。朝气蓬勃的安徽,努力追赶先发地区,在一条条产业赛道上创造着后发赶超的传奇。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一路攀升赋予突出优势。
2月4日,“鸟巢”,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当运动员将主火炬“飞扬”插进巨型“雪花”中心,那一刻,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
安徽哈特三维3D打印主火炬“飞扬”,如丝带飘舞,美轮美奂;京东方上百块LED双面屏呈现的巨型“雪花”,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合肥全色光显与中科大研发的全色激光投影机,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上投射画质清晰的“雪屏幕”;科大讯飞提供的便携式、穿戴式翻译设备,让交流无障碍……“安徽制造”闪亮冬奥的背后,是科技实力的支撑。
合肥是全国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首批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量子科技,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孕育前沿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安徽实现并跑领跑。新型显示产业,安徽建成全球首条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汇聚上下游企业上百家。集成电路产业,安徽诞生国内首个5G毫米波滤波芯片、全球首款可穿戴领域人工智能芯片等创新成果。智能语音产业,截至去年底,中国声谷已吸引1400余户企业集聚,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1378亿元。
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组织模式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高效平台。安徽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以羚羊平台为代表的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省内重点培育平台130家,其中省级重点支持的综合型平台3家、行业型平台20家、区域型平台6家,各类平台已连接300万台设备、3215个工业App、3114个工业模型,服务企业13826家。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安徽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速。
优化环境,活力迸发
8月底,恒烁半导体举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仪式。这是安徽芯片设计“第一股”,也是由地方国资天使基金所培育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越来越多的皖企在资本市场中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既是安徽产业和企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政府引导使然。去年6月,我省启动全省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培训点燃了企业上市热情,增强了企业家运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在基金招商领域。安徽地方国资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引入制造业龙头企业,借此打造完整产业链,创造了多个经典案例。近期,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设三大基金群16只母基金,通过撬动社会化资本,最终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由省属企业出资设立的7只省级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基金,计划以400亿元资本金,撬动6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基金集群。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还体现在重大项目建设屡屡创出的“安徽速度”上。位于合肥经开区的沛顿存储项目,百亿元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比亚迪合肥基地第一辆新车下线,距项目正式开工仅10个月。大众安徽项目于去年7月开始动工,今年6月第一台白车身顺利下线,创造大众历史上的“安徽速度”。
“安徽速度”何以达成?得益于政府的高效服务。我省建立由省领导牵头负责的十大新兴产业省级专班,吸纳商协会、龙头企业、金融和基金机构等方面力量,突出精准性、专业性。在项目招引和建设中,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纵向构建“市县有求、专班必应”机制,横向构建“专班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企业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服务。
从“开年第一会”部署“一改两为”,到各级领导干部现场办公为企解难;从优化营商环境“十做到”,到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十严禁”……今年以来,安徽以更大力度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真心实意的举措,真金白银的政策“干货”,带来市场主体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的优质服务。今年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2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7.9%。
先进制造创造美好未来。面向“十四五”,安徽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提出“4116”目标: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加快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加快培育10户超千亿企业、60户超百亿企业。
一个风采卓然的“制造强省”,将在前方“皖美”绽放。(记者 汪国梁)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