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的今天,1986年7月29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逝世,为了祖国核事业的发展,他曾隐姓埋名28载。你知道吗?在合肥,“延乔路”往西不远处,就有一条“邓稼先路”,这条路也通向“繁华大道”。
合肥市肥西县邓稼先路
刚刚改造完成的邓稼先路增加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设置了绿化分隔带。尤其是这条路上的鲜花选用了月季花、太阳花等花种,寓意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充满希望。交通标志标线、路灯等公用设施也焕然一新。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取得学位后的第九天,他便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环境,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时的照片
1958年8月,钱三强找到了邓稼先,请他参与研发新中国自己的原子弹。“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邓稼先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当晚,他将调动工作的消息告诉妻子许鹿希“调到哪?”“这不能说”“做什么工作?”“这也不能说”“我给你写信?”“不能通信”邓稼先只说了两段话:“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我的生命从此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生命就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上空爆响,新中国共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邓稼先亲自在现场就主持过15次。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不仅在邓稼先的家乡安庆怀宁有邓稼先纪念馆,在合肥肥西有这条邓稼先路,在合肥蜀山区还有“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
这个展馆位于蜀山区淠河路团安新村小区内,去年11月份正式开馆。团安新村小区居住着345户从青海221厂归来的国之功臣。随着基地的关闭,221厂近五万人分到全国536个县市,其中有800余名“英雄儿女”来到合肥,居住在淠河路上的就有500余名。“两弹一星”精神纪念展馆以历史事件为脉络,系统讲述221厂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历程。
中核221“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2021年拍摄)
展馆内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展出,每一张照片都在讲述着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每一段文字都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因长期工作在试验一线,邓稼先遭受了致命的核辐射,1986年7月29日,他因直肠癌逝世。
许鹿希照顾病榻上的邓稼先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想再去看一眼天安门,望着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他问道“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记得!我们永远铭记!您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缅怀!致敬!
(来源:安徽交通广播)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