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科大硅谷”争取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成为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
日前,省政府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记者6月21日从市发改委获悉,“科大硅谷”将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
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
“科大硅谷”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功能承载区。其中,核心区位于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周边区域,计划布局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创+产业+自由交流空间”集中连片区域,打造“科大硅谷”形象展示窗口。
“两园”是指“科大硅谷”蜀山园和高新园。其中,蜀山园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中国科大本部周边和科学岛路周边,打造中国科大科技园、博士创新创业园、科创市场服务中心等,构建孵化功能区和国际合作区。高新园则位于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周边,依托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各具特色的空间载体,建设校友创业孵化、成果转移转化的集中区。
“讯飞小镇”位于合肥高新区西扩区域,建设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创新者共享与交流空间等,配套最优现代高端生活设施,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创新生态。
另外,未来拓展区还规划将运河新城打造成“科大硅谷”高端产业集聚区,并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适时在合肥经开区、包河区、庐阳区、庐江县等具有条件的区域,打造若干专业片区。
20余项支持举措含金量满满
《方案》围绕管理运营、创新资源汇聚、研发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集聚、投融资等方面,提出20余项高含金量的举措。
《方案》明确设立“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务部,常态化联系对接中国科大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全球校友;建设海外创新中心,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成立“科大硅谷”战略委员会,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研究咨询。
在研发机构建设方面,组建一批致力于突破技术难题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双创孵化、小试中试、知识产权创新服务等关联平台建设;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提升攻关能力、工程化能力、科技制造能力。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支持高校院所、企业设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对优秀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给予奖励;组建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方案》提出,实施资助中国科大创新创业计划,省内高校院所允许师生在“科大硅谷”创业并享受与在校人员同等权利;加大“高精尖缺”人才补贴力度,经认定的高端、紧缺人才,对其工资性年收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税率15%以上的部分给予等额奖励。
另外,“科大硅谷”还计划打造总规模2000亿元以上的“基金丛林”,形成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省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先行设立300亿元以上的创业和种子母基金;对运营“科大硅谷”母基金的团队,给予最高50%的风险容忍度;鼓励“投早投小”,对投资“科大硅谷”早期小型科技型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
打造全球知名的创新之谷
《方案》提出,到2025年,“科大硅谷”争取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成为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
未来,“科大硅谷”将聚力打造创新人才荟萃、市场主体圆梦的新高地,创新机制灵活、改革系统集成的新特区,创新环境卓越、展示安徽形象的新窗口,创新要素引领、高端产业汇聚的新品牌,成为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之谷。(黄紫燕)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