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凛凛的豹猫、栩栩如生的各种鱼类、瓶子里的各类植物标本,甚至还有两只活生生的扬子鳄,这些够不够吸引你?6月1日上午,省地质博物馆正式启动“生命·湿地”展览,为期3个月的展期里,按照正常方式预约进馆,即可在省地质博物馆中庭看到这些。
“生命·湿地”展览分为认识湿地、湿地家园、倾心守护三大板块,展览面积约600m2,利用中庭水景,复原安徽特色湿地场景,展出淡水豚等极具安徽特色的湿地动植物标本百余件(套),穿插互动体验及多媒体演示,综合立体展现我省重要湿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风貌。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适逢我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我省湿地包括4类8型,即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类和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沼泽、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8型。
截至2022年5月,我省已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处(升金湖),发布省重要湿地52处,一般湿地517处;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3处,湿地公园68处,湿地保护小区609处;全省湿地保护率达51.5%。
很多人不知道,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是合肥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合肥市庐阳董铺湿地管理处经营管理科科长于翔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有15人值守,主要是制止有人钓鱼、掏鸟蛋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每天每人巡逻两三万步很正常。由于湿地生态保护良好,值守工作人员经常可以看到草丛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出没。“自2019年东方白鹳首次现身董铺湿地后,管理处已多次监测到东方白鹳的身影”。
“和主题展览相配套,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将组织科普大篷车走进社区、学校和湿地保护区,现场组织孩子学习制作花卉、树叶等压花于摆件装饰品。”省地质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生命·湿地”展览将持续到8月31日。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