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与监测系统维护人员在记录、固定被监测到的污染源头和相关数据。
光不仅能照明,还能通过光电转换技术,实时监测大气质量。近日,记者走进肥西县生态环境分局,跟着大气环境立体走航监测车,展开了一场与“光”相关的“侦查”工作。看一看走航车是如何利用光转换实时监测大气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探访:用“光谱”颜色识别大气质量
5月18日9:20,肥西县生态环境分局的大气环境立体走航监测车从分局出发,按照规划路线开始完成当天的监测工作。
随着走航车的启动,监测仪显示器上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长方形光谱跟着车子移动轨迹不断拉长。
“当这个光谱上显示的是绿色或黄色的时候,就证明这个地方的PM2.5和PM10含量是未超标的。”第三方运营单位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维工程师王奇介绍,PM2.5和PM10是可以用来反应大气质量的指标。
9:30,走航车行至华南大道和创新大道交叉口时,长方形光谱上开始出现红色,“光谱上出现红色意味着监测物质存在超标的可能性。”王奇说。随即,工作人员立刻靠边停车,所停之处正是一个工地所在位置。
下车后,肥西县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向工地工作人员出示执法证。紧接着王奇在工地门口,开始操作无人机,通过无人机在上空“探测”,对工地现场的违规处进行拍照取证。“在第三方工作人员取证后,再将这些作为证物的照片上传至管理系统,由执法人员整理后向工地发送限时整改通知。”合肥市生态环境分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王鑫说。
揭秘:由光转换成电,分析实时数据
大气环境立体走航监测车,外形酷似一辆房车。车内共分为三个部分,前方是驾驶室,中部设有显示屏用来监测,尾部是放置各类监测设备的地方。
事实上,大气环境立体走航监测车是一款满足特殊需求,经过合理设计、集成改装的车辆,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它可以通过运载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以及各种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的走航监测,进而实现大气环境污染源的快速确认。”王奇介绍,走航车的系统集成了高能高频多功能激光雷达、VOCs质谱仪等,通过移动走航监测、驻点监测,结合科学的算法,对大气颗粒物(PM10、PM2.5)和VOCs中的100多种大气中的物质进行连续、实时、快速监测,为用户提供大气污染空间分布图谱,进而分析颗粒物污染来源等。
“今天主要监测的是PM2.5和PM10,车内的高能高频多功能激光雷达会实时监测这两项数据。”王奇说,这款监测设备放置于车子的尾部。
那么这个雷达是如何监测到空气中的“颗粒物”的呢?
“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该激光雷达会向空中发射一道光,这个光会照射到空气中悬浮的气溶胶。”王奇说,可以把空中的颗粒物看作是“不规则的球形粒子”,当设备发射出的这束光照射到颗粒物的一个面时,就会有光反射回来。而激光雷达设备会将反射回来光经过光电转换,可以在平台实时呈现空间污染分布。
效果:工作效率提高2倍
在走航车还没投入使用之前,王鑫等执法工作人员在监督和管理工作中,只能运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家一家地去看。
“之前的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一家一家看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而且对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监测精确度较低,毕竟有些物质是没有办法用肉眼看到的。”王鑫坦言。在今年走航车投入使用之后,不论在监测物质的数量、精确度、工作效率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至少提升了2倍。”
作者:庄文倩/文 卓旻/摄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