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安徽文旅最美人物!为六安这6人点赞!

时间:2022-03-2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安徽省文旅厅正式公布了“2021安徽文旅最美人物”宣传对象名单,六安市共计6入选。

2021年度安徽文旅最美人物

六安市

田孝琴  安徽省田孝琴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兰英  舒城县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汪军  叶集区洪集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群文副研究馆员

杨亮  霍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霍山县诸佛庵镇桃源河村驻村扶贫组工作队专干

叶丙勇  金寨县红摇篮文化培训服务中心总经理

苏成军  舒城县城关镇苏成军舒席制造厂厂长

来一起看看他们的先进事迹:

最美文旅人物简介


田孝琴

安徽省田孝琴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孝琴,安徽省霍邱县人,系田氏泥塑艺术唯一第三代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中国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促进会理事。田孝琴创立的雕塑艺术公司和艺术馆具备非遗“临淮泥塑”的展览、工艺品销售、泥塑技艺传习等功能,据统计,每年接待各类游客2万多人次。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田孝琴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公司现已成为安徽省六安市内唯一一家集销售、定制、展览、教学为一体的非遗泥塑类别企业,年销售额1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岗位30个。田孝琴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乡村”和“扶贫助农”的号召,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为己任,深度挖掘淮河流域非遗文化。

田孝琴所传承的省级非遗“临淮泥塑”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保护民间工艺的基础上产业化,通过产业化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将泥塑发展成为一个有地域的民俗产业,同时使泥塑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临淮泥塑”作为安徽省内独有的非遗手工泥塑,在发展前景上是不可限量的。传统的泥塑制作工艺繁杂,周期长,不易保存和运输,田孝琴带领研发团队经过不断努力,创新出软陶、玻璃钢、烧陶、铸铜等制作工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思路,做出了很多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例如在2018年狗年,烧制出的狗年生肖“泥咕咕”系列产品就销售近万件,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十多万元,同时带动了大批的游客来到霍邱县临淮岗镇观光游览,间接性的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为临淮岗镇打造成一个非遗小镇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临淮泥塑在电商行业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临淮泥塑也能远销全国,走向世界舞台,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增添光彩。

结合社会发展弘扬非遗文化和发展泥塑技艺产业化,带来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让艺术服务大众,让更多当地百姓转化为手工艺人,提高收入水平,并让“临淮泥塑”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临淮泥塑”积极深入基层、下乡进行文化宣传,同时也跟随着霍邱县文化主管部门走出去,提升霍邱县的文化知名度。


张兰英

舒城县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张兰英,1990年分配至舒城县文化馆,2015年调任县图书馆,任馆长职务。30多年来,张兰英热爱文化,从青丝到白发;坚守岗位,从文化馆到图书馆,默默奉献,为舒城县文化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将青春的热情投注基层的岗位:磨砺成长

1990~2015年25年间,协助舒城县文化馆两任馆长组织举办十届“龙舒之声”青年歌手大奖赛、十届“未来之星”少儿才艺大赛、十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八届“农行杯”迎春长跑赛的文艺演出、七届大别山歌会舒城县分赛区选拔赛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500余场并撰写主持词,观众约100万人次。

让智慧的汗水浇灌热爱的事业:硕果累累

2009年6月,一个月时间独立完成《舒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计15类369项约14万字,由六安市文化局统一编印出版。

成功申报舒城县四级非遗名录:1个国家级《舒席制作技艺》;3个省级《小调胡琴书》《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舒城小兰花茶制作技艺》;5个市级《晓天蒲扇制作技艺》《橡栎食品制作技艺》《周瑜故事》《显杨冲叉》《大别山民歌》;16个县级《十把小扇》《杭埠河秧歌》《闹花船》《打连厢》《张母桥挂面》等。从下乡采访到项目的挖掘整理,从申报文本的撰写到申报片的拍摄制作,张兰英为舒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编辑出版舒城县非遗保护丛书:《舒城民间故事》《舒城民间音乐》《庐剧中路(舒调)唱腔选集》《舒城民间手工技艺》。《舒城民间故事》收集民间故事122篇;《舒城民间音乐》收集民歌86首、器乐曲29首、曲艺10篇;《庐剧中路(舒调)唱腔选集》收集98篇庐剧中路(舒调)唱腔。《舒城民间手工技艺》挖掘、整理、编辑了49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配以269幅图片。

用辛勤的耕耘奉献服务的领域:百姓得益

创造了舒城县图书馆年接待读者量由2014年5万人次上升为2019年50万人次的奇迹;该馆的读者接待量和阅读推广活动在安徽省文化云104家县级公共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在六安市率先推出城市阅读空间建设。自2019年始,舒城县先后建成南荷书屋、南溪悦书房等六个城市阅读空间;舒城县政府计划在城区建设30个城市阅读空间。舒城县图书馆,与23个乡镇图书分馆、城市阅读空间,实现通借通还。这些阅读空间的开放,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缓解了图书馆坐席不足的压力,推动了全民阅读。

成功策划阅读品牌,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200余场,参与读者约20万人次。“我读书·我快乐”阅读品牌,荣获2017年“书香安徽”“十佳阅读推广活动”。该馆在全县掀起的读书热和优质服务被新华社、学习强国、腾讯网、搜狐网、今日头条网、百度客户端等20多家媒体报道;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多期专题节目,在“舒城新闻”“舒城民生”等栏目进行报道。

以真诚的担当带领创新的团队:赢得荣誉

2016年,舒城县图书馆荣获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读者心目中最美图书馆”称号;

在2017年全国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中,舒城县图书馆服务效能、业务建设和活动开展获得评估专家组的好评,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二级图书馆”;

2018年,舒城县图书馆“总分馆联动”获省公共图书馆联盟阅读推广活动“优秀创新案例”;

2018年,舒城县图书馆荣获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与图书馆的故事”系列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9年度,舒城县图书馆被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十佳阅读推广空间”称号。

2019年度,舒城县图书馆荣获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盛世起航·共颂华章”朗读大赛“优秀组织奖”。

2020年,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绩效评价培训班暨重点工作推进会”、六安市第一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班上,舒城县图书馆作为唯一县级图书馆代表,在大会上做交流发言。11、12月份,在市县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和一等奖。12月份,在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总结大会上,他们的创新服务荣获创新案例奖。


汪军

叶集区洪集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群文副研究馆员

甘守寂寞“种文化”、默默奉献三十载。1993年8月刚走出校门的汪军,在基层文化站一干就是28年,无怨无悔。其间,他有提拔的机会,但挚爱群众文化的他,婉拒了优渥条件的政治待遇,无怨无悔、默默工作、埋头坚守在基层。

他在姚李文化站期间,通过兼容并蓄、整合资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先后成立多个文艺组织,通过活动与不良习气争夺阵地,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先后使姚李文化站获得了国家级、省市区级授予的诸多荣誉,两次获国家级表彰。

2019年9月底,他又按照安排,离开条件优越的姚李文化站,来到工作基础较差的洪集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为了快速打开工作局面,他在短时间内就走访完了11个村社,摸排出各类文体人才,按照特长,分别成立了5个协会。依托协会开展工作,先后举办书画展览,首届广场舞大赛,象棋比赛、农民村晚、拍全家福、举办农民运动会、送戏下乡、电影放映,联合司法、农业等部门举办培训班,开办洪集文化分馆公益培训班等,迅速“点燃了”洪集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激情,出色完成了任务,极大丰富了全镇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并利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了全镇的发展变化,讲好了洪集故事,提升了文化站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他表示,继续坚守基层文化岗位,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终身做群众文化的组织者,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直至身体不允许为止。


杨亮

霍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霍山县诸佛庵镇桃源河村驻村扶贫组工作队专干

1989年出生的杨亮是霍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原任霍山县诸佛庵镇桃源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专干。驻村近8个年头,2300多个日夜,杨亮始终坚定信念、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在大与小之间兼顾,践行初心。2014年11月,杨亮受组织选派到霍山县诸佛庵镇桃源河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到村工作后,杨亮迅速转变工作角色,发挥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跋山涉水,走访入户,跑遍了桃源河村的家家户户、山山水水,一个月之内就走遍了村内27个村民组、每一户贫困户。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荐桃源河村成功入选“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今后该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驻村期间他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支持,新建竹海木屋项目,毛竹加工厂一期、二期项目,建成光伏电站项目,出租村集体山场发展中药材种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特色种养业、毛竹加工产业渐成规模,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突破30万元大关,“两不愁、三保障”在桃源河村全面实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杨亮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工作中,他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光荣承诺。驻村多年,杨亮始终坚持吃住在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班人在脱贫攻坚路上努力奔跑、追梦逐梦。

在忙于项目、落实政策的同时,杨亮仍时刻心系群众,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尽己所能解决群众难事小事,了民情,解民困,暖民心。五保户汪德志老人爱好读书看报,杨亮定期为老人送去报纸刊物,嘘寒问暖,汪德志老人为此写下感谢信。贫困户李齐伍老人利用农闲采挖制作的笋干眼看梅雨季节就要到来,无法保存,杨亮在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县内旅游企业上门采购,为老人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驻村扶贫以来,杨亮始终牢记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着眼于小事,从点滴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远与近之间取舍,彰显本色。新冠疫情发生恰逢春节,本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之时,组织上已通知工作队暂不到村,但家住霍山城区的杨亮放心不下百里之外的贫困村群众,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情况。在了解到村里任务繁重、人手紧张的情况后,他不顾路途遥远,毅然自行驾车回村,参与到村内疫情防控工作中,与村两委同事们一道并肩战斗。为有效管控外来人员入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流动,桃源河村在与邻村交界处,设立了交通卡点,24小时值守。杨亮与村两委连续奋战二十多天,和大家一道在卡点执勤,饿了就吃点饼干面包充饥,晚上就在私家车上夜宿值守。自疫情发生以来,杨亮无暇回家看望母亲与妻儿,只能在工作间隙抽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但正是杨亮的“舍近取远”,舍小家为大家,桃源河村所有武汉返回人员均按规定隔离,村内无1例感染发烧人员,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在关键时刻,杨亮以身作则、挺身而出,守护出了“疫”外桃源,彰显了共产党员本色。

在前与后之间抉择,甘于奉献。到村扶贫以来,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灭火救灾,杨亮始终带头冲在前面,战斗在一线。在一次工作队走访中他偶遇山火,由于天气干燥,冲天的火苗就着干裂的杂草,瞬间就烧掉一大片。由于起火点在公路下沿,一时间也找不到路,杨亮二话没说,带头从3米多高的护岸就往下跳,没有灭火工具就随手抄起路坎边的竹杆、树枝,投入到救火中。杨亮一边救火,一边不忘大声招呼同行的工作队队员,赶紧打电话救援。得益于前期的处置得当,为后续灭火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十几分钟后,闻讯而来的周边群众也纷纷加入了灭火队伍,最终,经过大家不懈努力,终于将大火扑灭。面对周边群众的赞许,杨亮连连摆手,“这是大家一块干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杨亮就是这样,危急关头总是冲锋在前的好党员好同志,因为驻村工作表现出色,杨亮先后2年获得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疫情显担当、烈火淬真金。从一名县直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扶贫队员,变的是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不变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一心干事的赤诚之心。杨亮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在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在新岗位干出新成绩,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称号。


叶丙勇

金寨县红摇篮文化培训服务中心总经理

多年在上海从事宣传营销大别山的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叶丙勇,时刻情系家乡,特别是在金寨县红色旅游发展上,他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红色资源转化的培训,推出“红色旅游+拓展”的模式,为金寨红色旅游在长三角、珠三角及全国各地做出了很好的宣传口碑和独特的营销模式。

2018年,叶丙勇代表金寨县旅游企业前往港澳市场旅游推介,金寨县旅游首次亮相港澳。同年7月份,澳门首批团队来到金寨,体验穿红军服,吃红军饭,走红军路。2019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1100人乘着高铁挺进大别山。

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下半年叶丙勇又把目光瞄准了澳门,在澳门云推介上,叶丙勇再次把金寨红色旅游推向澳门。下半年,澳门先后有200多人来到金寨。

2021年新春刚过,澳门教育界、社团及媒体一行20来到金寨,全方位考察金寨全域旅游,特别是红色旅游深深吸引了澳门教育界的老师们。他们说澳门同胞一直爱国爱党爱澳,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纷纷表示,回去大力宣传金寨红色旅游,让更多学生来到大别山,澳门媒体和内地相关媒体对此争相报道。


苏成军

舒城县城关镇苏成军舒席制造厂厂长

苏成军,舒城人,舒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舒城县城关镇苏成军舒席制造厂厂长。

作为舒席技艺第三代传人的苏成军,潜心舒席钻研已有三十多载。因为父辈们都是从事这个行业,所以苏成军从小就爱摆弄这些。正式学艺之前,在家里已经能做做小篮子、做做小簸箕一类的。1986年,17岁的苏成军进入舒城舒席厂,跟随杨守道、汪守道、张定国等师父学习剖篾、织席技术。那时舒席厂很忙,最忙的时候苏成军要跟在师父们后面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而正是年轻时练就的苦功夫,为苏成军日后的孜孜追求和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以后,苏成军回孔集家中自办舒席编织厂,从此自己打开了一条舒席生产、销售的路子。他生产的舒席产品出口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地,年销售3000余条。苏成军被授予舒城县孔集镇“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要想发展舒席就必须要传承,苏成军不拘一格招收学生。他不止步于在学校授课,还免费教授慕名前来的学生,甚至拍摄教学视频,只期望能多一人爱上舒席。“最担心的是舒席断代了,像我们这个手艺现在都是,你到我家里去看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年轻人没有。远处的小孩到我家来学,伙食费都是我的。”三十多载,苏成军几近执拗的坚守舒席技艺。“不改初心,逆风而行”,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字画类舒席编织领域。虽然世事变迁,但他坚信已历经沧桑的舒席技艺一定可以传承下去。

近年来,他带领其他舒席传承人,在完整继承传统编织技艺的基础上,将舒席制作技艺运用到竹编箱包、中式装修等领域,并积极参加各类非遗展示和交流活动,致力于让舒席更贴近现代生活,在生活中传播传承,为舒席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