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将军镇的非遗传承

时间:2022-03-0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卢炳清


家有千棵竹,

根根肋勃骨。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这是家乡百姓根据苏东坡名句改编的民谣。


有一种生产资料,五十年价格未变,曾经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文人墨客笔下的“四君子”之一,那就是“竹子”。

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家有千棵竹,根根肋勃骨”,由此可以看出竹子的贵重。“肋勃骨”是六安土话,就是保护您心脏的肋骨,在人身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乡人何以比拟为“竹”,我给大家简单算个账。

(摄影:蒋常虹)

前些年在山里租地搞农场,地面上有十几亩竹园,我让他们把部分竹子砍下卖了,大家都说,只够工钱,五六百元一吨。这就是我说的,“五十年价格未变”的生产资料。我很清晰的记得,在我十来岁的时候,竹子的价格就是两毛钱一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个劳动力在生产队干活一天,记你十分工,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两毛钱,官方的米价是一毛三分九,黑市米价也不过两毛钱。这就意味着,一斤竹子等于一斤大米。

有一次,家里无米断炊,妈妈让我砍两棵竹子,扛到街上卖了买米,够一大家人吃上几天的。一根竹子的重量,平均在三四斤重,大的有十来斤重。如果您家有一千棵竹子,价值就是六七百块!能不贵重吗?,我们今天经常以竹笋为食。在我的童年时代,不下心绊倒一根竹笋,都会受到家长的责罚,捡拾竹笋的外壳,用来包粽子,是我对竹之味最初的感受。


竹,在中国的分布十分广泛。雨后春笋,每年一茬,不应该是个贵重的东西,为何在我们老家,变的如此贵重呢?这与当地人多地少,手工业相对发达有很大关系。集体的土地都是用来种粮食的,能够用来长竹子的地方,通常在庄前屋后很有狭小的空间里,而手工业的相对发达,又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篾匠,用竹子制作各种农业用具,生活用品。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更是形成了以竹席为代表的,销往大半个中国的竹编产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特别是以聚乙烯为代表的化学工业的发展,竹编制品,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摄影:蒋常虹)

今天,我们来到独山镇双峰村,看到非遗传承人邹红的作品,感觉既分亲切又忧虑。亲切的找到了儿时记忆,谈论着各种竹编产品的用途,仿佛回到从前。忧的是仅仅从商品的属性来定义竹编,也或从艺术品的属性来定义竹编,让这份遗产传承下去的道路十分艰难。员工普遍年纪偏大,工作环境也十分简陋,手工操作,产出率十分低下。   

拍摄临近结束时,我看到马路对面的烟囱上,冒出淡定的炊烟,便上前去一看究竟,原来,他们在用大锅灶自己做饭,烧的是竹编剩下的下脚料,颇有一股村野生活的气息。

竹编不仅仅是一类商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她包含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大部分文化信息。我们今天的非遗传承,多以市场化的行为方式,为竹编技艺争取一点生存空间,是不是可以用展现农耕文明的形式,用文化符号替代装饰工艺,让产品融入更多的文化信息,同时,以抖音,微视频等现代媒体进行宣传。让他们不再孤单,让竹编成为一个大家都去关爱的事业。切不可让传承成为“竹篮打水”。


竹,至于中国人来说,远不止一种生产资料那么简单,她是融入国人血液里的一种文化符号。早在新石器时代,竹子就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科技文化,无不留有竹的踪迹,她高风亮节,虚心向上,从古至今为国人讴歌,被视为人格境界的高点。她和风随月,清新飘逸,恬淡高雅。

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代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著作。几乎全部来源于竹简。

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距今已经过去两千多年。诗仙李白的“青梅竹马”,也有一千五百多年,竹报平安,就是今天的书信,电话或微信。


(摄影:蒋常虹)

与竹子相关的汉字也十分丰富。农业生产用的箩、筐、筛、箕、篮、笼;居家生活用的筷、箱、篱、笆、竿、筏;休闲娱乐用的箫、笛、笙、簧;出行用的竹杠、竹轿、竹杖、竹筏;捕鱼用的鱼簖、鱼罩、鱼笼、钓竿。都是以竹为材料制成的。甚至我们“笑一笑”,也能和竹扯上一点关系。

如果要为“四君子”做个排序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把“竹”排在第一位,它是一个平民君子,一位质朴的君子。它临风傲雪,坚韧挺拔,虚心正直,宁折不屈。就像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然而,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人们似乎就把这个“肋骨”淡忘了,爆竹变成炮竹,现在又成鞭炮了。从构成形式上来说,用火药制成的叫炮竹,像鞭子的形状叫鞭炮,也并无不妥之处,但其文化信息的流失是十分明显的,孩子们在放鞭炮的时候,是很难把它和“竹”联系在一起了。

(摄影:蒋常虹)

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小学课本,有没有“势如破竹”这个成语,老师们又是如何跟孩子们讲解的。但是,看过篾匠破竹过程的我们,理解起来就十分透彻。当篾刀剖开几个竹节以后,伴随着一阵“啪、啪、啪、啪”的爆破声,整根竹子被迅速剖成两半。

写下这篇短文,旨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阐述竹编事业的属性。市场化的方向可以坚持,尚若失去文化信息,其生存的空间就十分狭小。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加入到竹编工艺的传承队伍。文化信息的传承,是一个最重要的支点。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