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合肥,一座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城市,正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大科学装置和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布局,吸引八方英才在这里仰望星空、探索未来。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在肥服务院士138人……这里,已成为众多科技人才逐梦筑梦的天地!创新合肥,也因科技人才大步迈进、高歌猛进。
科技创新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一个良好生态。矢志创新的合肥深谙此理,正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努力绘就科技创新好风光,让每一个创新者都能找到承载梦想的土壤,让每一家创新企业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保障科研时间,让创新人才心无旁骛
科技创新是一项伟大事业,但过程往往曲折艰辛,需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需怀“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真定力。
“人造太阳”持续“燃烧”、“九章二号”成功问世、“巢湖明月”正式运行……今年以来,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绝非朝夕之功,都需科技工作者的长期积累、长时间投入和长年累月的付出。
人们不禁感叹:没有专注,哪来突破?没有坚守,何以创新!
如何真正把时间还给科技人员?
合肥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实际,广泛征求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大等在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意见,制定发布相关文件,将“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具体细化成“十条负面清单”,纳入市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督查范围。
“科技创新必须专注专注再专注。”毕业于中国科大的董宁说,合肥的用心之举,能够更好保障我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董宁和他的团队成立合肥埃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机器视觉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已经在这条赛道上攻克了一道道关卡。
发展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力度。“我们将严格执行与监督,最大限度避免科技人员在应景性、应酬性活动上浪费宝贵时间,让他们沉下心来搞创新。”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消除堵点痛点,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共同驱动,才能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动力更加强劲。
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等各类高精专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科技人员才能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说,这几年,得益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合锻智能在产业工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许多关键装备难题。
创新主体发展的堵点和痛点,就是合肥推动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多个场合提出,“对于科技创新的事,不能盯着‘赚钱’,也不能图‘省钱’,只要是‘值钱’的,就要舍得‘花钱’。”
合肥逐年修订完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围绕更加精准聚焦解决科技创新发展难题,加强财政与金融等政策协同,采取更加有利于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力争最大限度提升创新企业的创新能力。
“我市还逐年修订调整支持自主创新政策,每年拿出百亿‘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引导带动2020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2%,居省会城市第3位。”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放眼未来,针对量子、高端芯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引领和颠覆性技术、重点领域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合肥已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计划每年设计10个左右,单个项目资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搭建转化桥梁,让创新成果走出“深闺”
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
“为科技成果构建最高效的转化体系,才能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怎么转化?如何产业化?合肥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30个,搭建起一座座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色桥梁”。
如今,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院……一个个产学研平台拔地而起,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也是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告诉记者,2018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在转化时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帮助中科智驰用1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其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
“如今,我们的研发团队共27人,大家的创新劲头越来越足。”江如海愉快地说。这家“小而精”的科技企业正满怀信心,朝着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勇前行。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除了推动产学研合作,合肥还花大力气运营安徽科技大市场等交易平台,努力用好天使基金等融资平台,办好中国科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和量子产业大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创新型企业‘生根发芽’离不开优渥的土壤。”埃科光电总经理董宁有感而发,“近年来合肥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发展信心越来越足。”
充分惜才爱才,让“创新愉快”更愉快
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艰辛探索,不仅需要强大的驱动力和追求真理的热忱,也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必须让科技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善谋善为,善作善成。合肥正用实际行动,努力做到工作见真心、服务暖人心、关怀留住心,让“创新愉快”更愉快,“养人的地方”更养人。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做科学家的“粉丝”,尽全力解决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的“急难愁盼”。
会上,合肥给予杨金龙、叶向东、陆夕云、吴宜灿、俞书宏等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颁奖主要是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继续攻坚克难出成果,激励科研院所继续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合肥科技创新水平。
《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还明确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绿色通道,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在住房、医疗、家属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为引进的外籍人才在本市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合肥不仅拥有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还有着令人舒适的生活环境。”合肥学院德国教授汤卫思愉快地说,他的儿子正在一所新的公益性小学学习,那里的教学环境让他十分满意。
在合肥泰禾智能公司负责全球首套智能装车系统研发的张杰博士由衷感叹:“这座城市对科技人才的重视,让我的团队招揽到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新征程上,合肥将满怀创新激情,永葆奋斗韧劲,努力将广大科技人才追梦圆梦的涓涓细流,凝结成城市拔节生长的磅礴伟力,奋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葛清政 周军)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