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诗画山水,温润之州”温州市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1-0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兆旭

2021年以来,全市以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为切入点,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等为平台,推动文化和旅游在“理念、业态、市场”等方面的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融合,呈现出了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温州市文化和旅游基本情况

(一)温州是一本“经世致用”的历史书。温州古称“瓯”,是一座文脉深远、文气充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210多年建城史,是东瓯王国的故地、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重商经济学派的发源地、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历史上,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山地文化、移民文化在温州交汇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瓯越文化,孕育了“戏曲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四张“文化金名片”。

从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看,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2个(全部为部颁一级馆),文化馆12个(其中部颁一级馆11个);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2315.1平方米,乡镇文化站184个(上等级比例达到89.23%),乡镇文化站平均面积达到4865平方米,已基本形成“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圈”,基本实现乡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文化礼堂的全覆盖。2020年创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现有3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市),1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个省级文化强镇, 101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共拥有5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全市现有城市书房 102家、文化驿站210家、百姓书屋 73家,乡村艺术团2678支。

从文化遗址和博物馆方面看,全市共有史前文化遗址171处,三普登录点936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78处(其中国家级33个,省级111个,市、县级747个),馆藏文物5万余件。此外,已登记报备的博物馆56家,其中国有综合博物馆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二级博物馆2家、三级博物馆2家),专题博物馆19家,非国有博物馆28家。

从非遗传承方面看,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省级145项、市级77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7位、省级206位、市级930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共72个;非遗展示展演场所面积3.2万多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永嘉昆曲、乐清细纹刻纸和活字印刷术(瑞安木活字印刷)、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泰顺编梁木拱桥)4个项目,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省第一;人类非遗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均居全国设区市前五。2017年以来,温州市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4年在全省名列第一。

(二)温州是一幅“东南殊胜”的山水画。温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江达海、山城相拥、陆海交融,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里集山、江、海、湖、岛、瀑之大成,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雁荡山、“悠悠三百里诗情画意”楠溪江、中华第一高瀑百丈漈、“中国诗之岛、世界古航标”江心屿、“世上最美、气势如虹”泰顺廊桥、“中国最美十大海岛、贝藻王国”南麂岛、“海上花园”百岛洞头等等,描绘了温州秀美的山水画卷。这里旅游景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约四分之一,拥有1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世界遗产候选单位、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3家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9家),是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城,在这里可以充分领略山之奇秀、水之秀美、海之神韵。

(三)温州是一首“诗和远方”的协奏曲。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锚定“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目标定位,成功拿下“东亚文化之都”世界级文化金名片以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张“国字号”金名片,荣膺“国际山水诗自驾地”“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最具魅力旅游度假名城、最具网红特质旅游城市”等称号,并加入亚太城市旅游振兴机构(TPO)、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进一步擦亮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全域夜游”“侨家乐”“青灯市集”等特色文旅品牌。全市旅游发展指标持续两位数增长,成功迈上旅游人口过亿、产值过千亿新台阶,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了温州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市的“幸福产业”。

二、文旅深度融合改革情况

(一)突出文旅理念融合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专门成立市旅游工作专班,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专班工作、部门协同、政策引导、考核督查”五大机制,举全市之力加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编制《温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做好文旅深度融合改革专题调研。

(二)突出文旅业态融合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精心遴选260项重点文化元素,着力通过“查、解、评、用”等环节,积极探索转化融入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同步启动温州文化标识建设。二是以“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千村百镇十城景区化”工程为抓手,坚持“三改三不改”,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感受入手,深入实施“艺术点亮乡村”旅游计划和“文化润景工程”,以文赋能打造旅游新高地,成功入选省级“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县(区)6个,入选省级试点单位13个。如在鹿城公园路、永嘉丽水街等景区景点融入文化艺术、推出戏曲展演,积极谋划戏曲文化园建设并初步确定选址,着力打响“戏曲故里”文化金名片;指导瓯海“山根小村”创新探索实施整村微改模式,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改造经营,融入文化艺术相关产业,组织街头音乐会、流行艺术等活动,成功变成网红打卡地;指导文成让川村结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积极建设畲族风情街,包装推出本地特色文旅产品,有效推动农民变旅游从业者,全村2020年游客量达20多万,村民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5000多元增长到30000多元。三是积极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精心培育“江心诗岛、雁荡诗山、楠溪诗村、五马诗街、温瑞诗河、池上诗楼”等诗路主题系列文旅品牌,推动雁荡山入选全省首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名单,全力支持和指导楠溪江创5A景区、泰顺廊氡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全域旅游品牌创建,并精心创排《瓯江山水诗组歌》大型原创音乐会,持续提升瓯江山水诗路十大线路体验内容,着力打造中国山水诗朝圣地。四是聚焦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推出13条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和100个党史胜迹推荐打卡点,文旅部全国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在温举行,现场展出平阳“浙江省一大纪念罐”及温州红色文化旅游系列伴手礼,开展红色歌曲赏析,考察永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等红色旅游线路,面向全国多维度展示浙南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五是依托“刘伯温传说”和“太公祭”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支持文成举办纪念刘伯温诞辰710周年系列活动,不断赋予刘伯温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进一步放大名人效应,提升刘伯温故里国家5A级景区影响力。六是统筹加快山区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未来乡村“文化场景”,重点突出“侨”文化元素,加速推广“侨家乐”品牌民宿,加快“侨家乐”全生命周期智慧应用落地,制定《温州市“侨家乐”品牌民宿产业发展推广工作方案(2021-2023年)》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着力打造国际时尚文化与中国乡村文化、山水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成为富有温州辨识度的“旅游微目的地”。

(三)突出文旅市场融合

一是通过精心挖掘温州文化和旅游的国际元素与东亚特性,聘任对外文旅交流大使,开展东亚文化交流历史人物评选,成功当选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有效构建起与国内外著名城市文化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二是借助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平台,充分挖掘全市商贸文化特色资源,积极培育50家左右文旅消费示范基地(街区、景区、商场)、特色文旅消费示范点(店),打造一批文旅消费特色街区、商圈、园区和集聚区,进一步创新文旅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升级。三是全面发力“文旅IP+”金名片,成功打造了“青灯市集”“楠溪江乡村音乐慢都”“江南宋村”“侨家乐”等一批温州特色文旅IP品牌。四是大力发展全域夜游经济,精心培育推出鹿城“瓯江夜游”“塘河夜画”、永嘉“夜游楠溪”等“我爱夜温州”品牌系列,推荐温州南塘、五马街区、楠溪夜游、洞头东屏星光经济带申报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其中南塘景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五是探索“非遗+产业”发展新模式,建成12个文旅特色小镇、1个非遗特色街区,推荐入选12件省级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并开展“瓯越非遗线上推广月”活动,推出期90个专题项目,点击量达100多万,引来央视科教频道先后5次深度报道,并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六是优化整合各类文旅资源,通过组织2021全国百家旅行商温州文旅采购大会、文旅消费季、楠溪江音乐节等70多场重大文旅活动,发布68项文旅惠民措施,加速恢复文旅市场热度。虽然受6月份疫情等影响较大,但文旅消费市场整体繁荣有序、回暖态势明显。据测算,1-9月份,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为3283.7万人次、37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18.9%,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92%、94.03%。(图文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