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上海市金山区地处远郊,面积6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8万人,下辖1街道、9镇、1工业区。
近年来,金山法院充分发挥朱泾、亭林、枫泾三个人民法庭触角作用,主动下沉司法力量,深入推进“巡回解纷、精准普法、前端治理”等基层矛盾综合化解,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嵌入到基层社会治理最前端、延伸至距离最近处,工作重点由法院终端裁决向社会源头防控倾斜,打好矛盾纠纷化解“主动仗”。
普法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一站两室”,推进“一村一法官”式治理
实行两级式分层治理。在镇级层面,设立朱泾法庭驻吕巷镇巡回审判工作站,对小额、简易诉讼的涉及乡村家事、邻里、农村土地承包等纠纷案件巡回调解、就地审理。在村级层面,设立太平村诉源治理工作室、蔷薇村诉源治理工作室,让法官与乡村结对挂钩,设立定期接待时间,开展就在审判、就地调解、法律咨询、释法答疑,真正发挥“一村一法官”作用,激发基层组织矛盾自我化解动力。
实行八个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加强吕巷镇“非诉村(居)”建设,推进“访调、公调、诉调、专调、疏调、律调、边界联调、非诉与无讼”,促进矛盾纠纷在诉前及时、高效化解。
屋里厢
(二)设立旅游纠纷巡回审判工作站,推进“贴身”式社会治理
实行收口式立案。“旅游纠纷巡回审判工作站”紧密贴合枫泾古镇纠纷特点,竭力打造工作站的专精特色,严格纠纷处理类型,主要受理、调处辖区旅游纠纷案件。
开展特色审判。针对旅游纠纷标的额小、突发性、时效性的特点,开通涉旅“绿色通道”,对案件进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
(三)创建“屋里厢法庭”模式,推进“送法下乡”式社会治理
开展“精准滴灌”普法。考虑到东新村外来务工人员多、邻里间因宅基地导致的相邻权纠纷多、婚姻家庭矛盾占比大等实际情况,亭林法庭采取多项举措,定制普法内容,细分到“劳动者的权益怎么保障”“农村动迁安置纠纷如何处理”“婚姻家庭里的那些事”等话题,让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转变到“精准滴灌”。
开展“协同式”普法。积极协同区妇联、综治办、村委会等社会组织为群众提供专业性、一站式普法,并联合培育普法类社会组织如“法理情女子协会”、“巾帼维权”、“风信子”等法治宣传品牌,利用“家事调解室”、“综合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
开展“沉浸式”普法。亭林法庭鼓励村民走进法庭。法庭开放庭审旁听预约,在保证庭审秩序情况下,尽可能鼓励村民旁听案件,让他们与法庭“零距离”接触,既促进司法公开,又提升了村民的法治素养。
屋里厢
三、经验启示
金山区法院把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位,运用问题导向思维,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积极参与和创新基层服务治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切群众的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人民法庭打造成兼具公正司法和乡村治理职能的新型平台。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