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国庆假期畅游长临古镇 畅享舌尖美食

时间:2021-10-0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彭红玲

彭红玲)“八大碗”“两大盆”“虎头鸡”……9月30日上午,“寻味侨乡·漫游长临河”美食品鉴行活动在畈塘拾吾舍拉开帷幕,一道道浓郁地方特色,散发浓浓乡愁的美食,唤起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为合肥市民的国庆假期“增味提鲜”。

“因为这个鸡块的形状不规则,腌制后再经过油炸,形状类似虎头,当地人称虎头鸡。”畈塘拾吾舍的厨师边制作边说。在活动现场,来自三飨一宅、花田侨乡里、畈塘拾吾舍的厨师们纷纷将自家的“绝活”一一展示出来,香味扑鼻,挑逗着游客的味蕾。

美食

长临河镇坐落于巢湖北岸,素有千年古镇的美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安徽省第一侨乡的江淮侨乡六家畈宛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长临河,侨乡文化在这里更是熠熠生辉。作为侨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侨乡美食文化构成了这里独特的记忆,让人回味无穷。

古老的六家畈村,以耕读传家为主,当地有个习俗,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特别讲究“吉利”,这一点在饮食文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取材和寓意方面尤其讲究,“八大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个以往是当地人逢重大节日或者接待贵宾时才会做的菜。”长临河镇宣传办主任陈振说。“八大碗”,指8样用传统的大陶碗或大瓷碗盛放的菜肴,菜肴内容不完全固定,“曹操鸡”,寓意着健健康康;糯米圆子,象征团团圆圆;笋子更是节节登高;鱼儿上桌便是年年有余……

“我们从当地招聘擅长做地方美食的阿姨,到院子里做当地有名的传统美食,让游客吃到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三飨一宅”的负责人说。

物换星移,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这里的村情村貌已经发生了沧海巨变,但是对于美食的记忆却依旧不变,代代相传。

故事

“这里的美食不仅品种丰富,而且关于美食的故事也很有味道”。长临河镇党委委员张燕说。除了“虎头鸡”“八大碗”外,家家户户都会做,最让人的难忘的还是“两大盆”。

“两大盆”指的是味道独特的主食——米面粑粑和贺粉,因为要用大盆上桌,所以才有了这个形象化的名字。

六家畈传统习俗,年初一吃面条,年初二吃元宵,年初三吃贺粉。贺粉就是将新鲜根茎类蔬菜、肉丝、肉圆、咸肫等,放入锅内煮,加入高汤、挂面、糯米圆子等,用自家做的山芋粉勾芡,当主食吃。贺粉,寓意着恭喜恭贺,好事连连。

相传,六家畈人吴毓芬带领“华”字营随李鸿章征战时,遇到春节,部下想家,吴毓芬就安排从老家带来的厨师做色泽诱人的“贺粉”,部下大喜,吃了一碗又一碗,思乡之情瞬间淡化了很多。

“正月十五玩龙灯,正月十三试龙灯。”六家畈每年春节有玩龙灯的历史。六家畈米面粑粑,用大米磨成的米粉,包上各种菜肴而成。新做成的米面粑粑,雪白圆润,宛如传说中的“龙珠”,寓意着吉祥如意。每年的正月十三,六家畈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做米面粑粑,迎接龙灯首次亮相,因此米面粑粑又称“试灯粑粑”。

如今,这里还保留着“二月二,做粑粑”的习俗,即阴历二月初二,六家畈人要做米面粑粑,欢庆传说中的“龙抬头”。 

近年来,依托着巢湖19.8公里黄金湖岸线、长临河、南淝河、玉带河、青阳山、四顶山、白马山、茶壶山、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等生态元素,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蔡永祥烈士纪念馆、茶壶山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长临古街、票证博物馆、六家畈古名居群、吴家花园等历史遗迹,肥东县长临河镇奏响了旅游发展的最强音,畈塘拾吾舍、花田侨乡里、四顶山居、厚岸小屋、貳只holiday等十多家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了“合肥民宿看肥东,肥东民宿看长临”的聚集现象。

这个国庆节,带上家人、邀请三五好友来长临河赏湖光山色体验精品民宿、品尝传统美食,留下难忘的记忆。(彭红玲)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