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东方物探潜心打造物探利器 奋力建设世界一流

时间:2021-09-2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包勇 谭晔

8月底,东方物探召开“率先打造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把创新摆在公司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先行,技术立企,按照“高精度、低成本、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向物探技术“领跑者”转变,引领世界物探技术进步与发展。

东方物探按照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志存高远,率先打造世界一流”新定位新要求,把打造世界一流技术作为核心关键,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十三五”以来,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市场投标中标率超过70%,集团公司国内外重大油气成果发现参与率始终保持100%,公司销售收入连续6年保持全球物探行业第一位,市场竞争力、技术影响力达到历史新高度。东方物探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秘籍何在?

陆上“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引领了全球陆上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方向

突出战略引领  构建科技强企“四梁八柱”

东方物探始终注重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公司把“创新优先”置于总体战略之首,加强科研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搭建了“一个整体、三个层次”的技术研发体系,着力建设四大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三大科技创新战略,推动技术研发走上快车道。

三个层次的技术研发系统建立在科学、规范、有序、实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紧密,注重实际效果:决策层通过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实现顶层设计、制定规划;研发层通过采集、处理、解释、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物探装备、综合物化探6个方面研发形成先进核心技术;应用层通过技术研发、勘探生产、装备制造各主业单位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GeoEast成为中国石油主流物探软件,处理解释项目应用率超过80%

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机制和运行载体。东方物探按照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持续强化四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同时明确各个创新平台要实现的目标: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增强技术研发原始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核心竞争力;技术应用支持平台,增强技术应用集成创新能力,提高找油找气保障力;技术合作交流平台,增强全球技术资源分享能力,提高行业国际影响力;成果转化激励平台,增强科研成果应用成效能力,提高科技贡献力。多年的创新实践表明,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为东方物探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方物探注重在全球视野的大格局中实施三大科技创新战略,从三个维度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一是人才强企战略,提升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二是技术品牌战略,提升技术的认可度和知名度;三是知识产权战略,提高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为有效实施这些战略,东方物探构建了“两国四地”研发格局,先后与国内外46家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油气田企业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攻关机制,与壳牌等11家油公司建立了技术交流平台,与浪潮等8家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加快了成像、多波、uDAS等前沿技术研发进程;先后开展了120项技术合作,健全完善了科技成果应用评价机制和后评估制度,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从低频向宽频勘探的跨越

东方物探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围绕业务发展,建立了全球客户技术需求调查和服务回访机制,充分利用SEG、EAGE等国际技术交流平台,精准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始终把研发重点聚焦在破解勘探难题、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成效的关键技术上。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发展中的危机与挑战,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战略引领,把提质增效和战略发展的基点牢固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上,有效发挥了科技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作用。”东方物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苟量如是说。

G3iHD地震仪实现“有线+节点”无缝混采和多主机联采,具备百万道级采集能力

坚持自立自强  撑起高质量发展底气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面对当今世界激烈的科技竞争和技术壁垒,东方物探把创新作为发展之魂,聚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国家和集团重大专项支持下,打造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探核心软件、核心装备和核心技术三大技术系列,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转变,跑出了创新“加速度”。

核心软件加速迭代升级。形成以GeoEast、KLSeisⅡ为代表、覆盖物探技术全领域的12大软件系列,实现了对国外主流软件的有效替代。GeoEast超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在中国石油处理解释项目应用率超过80%,成为中国石油主力物探软件平台,跻身全球主流物探软件行列,成为推动油气勘探突破和开拓国际市场的尖兵利器。KLSeisⅡ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形成5大类27项功能,可满足上万平方三维、百万道千万炮级采集方案论证、50万道级采集实时质控、全类型海陆节点切分、静校正计算等地震采集全过程应用,成果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地震采集项目应用率超过95%。

eSeis节点仪在复杂区高效勘探和提质增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探核心装备持续突破。打造形成以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和G3i、eSeis地震仪器等为代表、覆盖全地表作业环境的12大系列自主创新产品,全面实现物探技术装备的自主化与国产化。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基值出力达到7万磅,实现1.5Hz-160Hz线性扫描,累计投产124台,在国内外得到大规模应用。eSeis2.0节点仪器具有精度高、传输速度快、价格低等优势,建成日产2000道的自动化节点生产线,生产22万道并在16个项目规模化应用。

综合配套技术深化集成。在油气勘探开发、非常规勘探、综合物化探、海洋勘探诸多领域形成配套技术,全面提升了公司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uDAS光纤采集系统成功研发并商业发布,开启了高精度井地联合立体勘探新时代

在油气勘探领域,发展完善了陆上宽频高密度配套技术,形成了国内以动态扫描、单点接收(68%),国际以超高效采集、混叠数据分离处理为代表的两宽一高地震采集处理配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集日效提升30%以上,地震资料频带拓宽1-2个倍频程,在国内外121个项目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勘探精度。

在油气开发领域,成功研发Walkaway-VSP复杂构造成像、井地联合勘探、3D VSP、VSP随钻地震导向等井中地震技术系列,形成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复杂油气藏描述精度和储层钻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索建立了全球首支智能化地震队,推动物探野外作业全流程再造,大幅提高了勘探作业效率

在非常规领域,形成“甜点”预测技术以及微地震压裂监测等配套技术和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四川、长庆、大港页岩油气勘探取得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综合物化探领域,研发形成大功率时频电磁、井地电磁、航空重磁等非地震勘探技术,具备“海陆空”三位一体技术服务能力,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东方物探拓展非地震业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没有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就没有东方物探的强势崛起。”东方物探总经理张少华说,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把创新主动权、发展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大攻关力度  推动油气大突破大发现

找油找气,是东方物探立身之本、价值所在。“十三五”期间,东方物探聚焦“五油三气”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需求,围绕复杂构造、岩性—地层、碳酸盐岩、非常规等油气领域的关键地质问题,持续强化技术攻关,研发形成6类19项关键技术,为油气勘探大突破、大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弹性波勘探技术成功完成全球首个9分量3D重大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在复杂构造领域,针对地表地形起伏剧烈、地下构造模式复杂、复杂构造区资料信噪比极低、成像难度大等难点,应用复杂构造地震勘探配套技术,高密度高覆盖三维地震采集、宽频大地电磁勘探、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复杂构造建模等关键技术,配合油田支撑中秋1井、高探1井、博孜9井等风险井获重大突破,助推塔里木盆地“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落实,开辟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新战场;支撑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规模储量提交,川西北地区展现出良好勘探前景。

在岩性—地层领域,针对岩性—地层油气藏沉积相带复杂多变、单层厚度薄、常规地震分辨率低、定量识别难度大、不能满足水平井轨迹设计精度要求等难题,应用宽频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井地联合勘探、“节点+有线”联合接收、井中分布式光纤传感、近地表Q值调查及补偿、宽频处理、井控高分辨率处理、层序地层学解释、相控储层预测等关键技术,准确刻画吉兰泰潜山构造形态,实现河套盆地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精细刻画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砂砾岩油气藏,支撑10亿吨级规模石油储量提交;为鄂尔多斯、四川盆地致密气藏高质量有效开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支撑了国内页岩油气的效益勘探开发

在碳酸盐岩勘探领域,针对碳酸盐岩油气藏埋藏深、时代老、储层非均质性强、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等问题,应用宽频宽方位地震采集、多波多分量地震采集、井地电磁勘探、炮检距矢量片(OVT)域处理、多次波压制、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高精度全波形反演、分方位叠前裂缝预测等关键技术,支撑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超大型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田整体探明,为塔中和塔北两个10亿吨级以上油气规模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勘探新发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高效勘探开发夯实了基础。

在火成岩领域,针对储层埋藏深、构造形态复杂、速度变化剧烈、波场复杂、成像困难、储层物性差、岩性复杂多样、储层准确识别难等难题,应用宽频宽方位地震采集、时频电磁勘探、低频补偿、多次波压制、火山机构刻画、重磁电震岩性岩相预测等关键技术,支撑川西南部永探1井取得重大突破,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辟了新领域;在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发现亿吨级规模储量,展现整体连片含油场面。

高效混采数据分离技术助力中国石油中标全球最大陆海三维勘探项目,并在该项目创造了7.8万炮日效纪录

在非常规领域,针对小微断层和TOC预测难度大,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非均质性分辨和预测难、物性差,油气藏空间关系复杂等难题,应用宽频宽方位地震采集、井控高分辨率处理、OVT域处理、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微地震监测等关键技术,支撑了川南地区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和鄂尔多斯盆地10亿吨级庆城大油田规模储量提交,助力长宁—威远百亿立方米页岩气田建产。

在新区新领域,充分发挥处理解释一体化优势,全面推广应用老资料目标性处理技术,开展一体化多轮次滚动处理攻关,提升了潜山、火山岩及复杂断裂带成像精度及储层预测精度,助力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和高成熟探区滚动扩边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期间,东方物探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在全面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中勇做先锋,配合油气田落实4个万亿方天然气和3个10亿吨级石油规模储量区,为中国石油高效勘探、低成本开发和天然气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布局前沿领域  抢占全球物探技术创新制高点

率先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为支撑。东方物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物探技术发展趋势研判,在涉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努力抢占全球物探科技竞争制高点,在更多领域引领全球物探行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潮流,为构筑全面国际化发展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持。

大力推进高精度三维勘探技术,打造“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升级版。形成了面向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炮道密度提高8倍以上,观测方位从0.3提高到0.8以上,频带拓宽20Hz以上,实现了1.5~96Hz的6个倍频程宽频激发和20万道级宽频接收,引领了全球陆上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方向。

OBN海洋节点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作业能力全球第一

针对国际高端需求,东方物探组织科研团队持续开展大道数超高效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突破了信息化野外作业管理技术、20万道级数字单检采集作业配套技术、可控震源超高效混叠激发技术、PB级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等瓶颈,较好地解决了高密度地震勘探经济技术一体化问题。大道数超高效采集作业能力大幅提高,接收道数由原来的10万道提高到20万道,平均日效由原来的1万炮提升至3万炮,创造了日效5.4万炮的全球最高纪录。支撑全球最大道数的科威特KOC地震采集项目成功中标并高效运作;支撑阿联酋16亿美元的全球第一大地震勘探合同获得,成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典范。

在海洋勘探领域,超前开展OBN海底节点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全面掌握从综合导航、节点自动收放、现场质控到数据处理的配套技术,抢得发展先机,为海洋业务成功转型提供了技术利器,推动了沙特S78、雪佛龙尼日利亚、壳牌尼日利亚、壳牌文莱等大型项目相继中标,引领了高端市场需求,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海洋物探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竞争者,全球OBN市场占有率达到50%。

面向未来着力打造新一代变革性技术,成功推出全球首台大吨位横波可控震源,在青海三湖地区完成工业化应用,首次获得高品质横波资料,资料分辨率是纵波的两倍,拉开了全球横波源矢量勘探的序幕。uDAS光纤井中地震仪通过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鉴定并向全球商业发布,在冀东、西南、大港、华北等油田现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为发展永久光纤监测、满足油藏全生命周期开发需求奠定了基础。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物探技术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构筑市场竞争领先优势。率先建成全球第一支数字化地震队,促进了物探生产管理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人工智能处理解释技术保持了AI+物探研究与国际同步发展,叠前资料处理去噪效率提升80倍;智能化初至拾取技术助力初至拾取准确率从46%提高到95%,效率提升10倍以上。搭建起生产经营指挥中心、专家远程技术支持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技术研发设计云等信息化平台,推进了物探研发和生产流程再造。新一代物探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共建、共享、共赢,将加速推进与地质、钻井、油藏、测井、录井等专业深度融合发展。

东方物探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开创了国际化发展的崭新局面。目前,东方物探市场规模超过全球总量的40%,成为全球物探高端市场最具竞争力的技术服务公司,业务遍布全球5大洲、73个国家的300多家油公司。

注重人才强企  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东方物探始终把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不拘一格,广聚人才,打造了一支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高层次技术专家队伍,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建设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东方物探着力打造布局合理、梯次有序的技术专家队伍。注重在三个层面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突出领军型人才培养,成立以首席技术专家为主导、技术专家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团队,推动东方物探在两宽一高、高精度可控震源、横波源矢量勘探等国际前沿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突出中青年骨干培养,选派中青年技术专家赴国际知名院校访学,举办青年创新论坛和创新创意大赛,设立中青年创新基金,着力提升青年技术专家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物探名匠培养,每年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基层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会,由技能专家领衔建立的5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完成各类创新成果近百项,促进了勘探项目提速提效。

东方物探始终以全球眼光、国际思维来审视物探创新规律,积极抢占全球技术创新制高点。通过市场化机制、资本运作、产学研合作等多种举措持续加大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力度,先后成功引进50多名高层次人才,推动东方物探在成像、建模、多波等核心和急需技术领域加快突破,装备研发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引进吸引5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4名博士进站工作,与36家院校和科研机构、9家油公司累计开展120余项技术合作,60余项成果实现转化。2018年引进的浙江大学赵博和郑晓丽博士夫妻长期扎根在塔里木盆地找油找气一线,在祖国西部边陲挥洒青春的事迹被央视广泛报道,成为新时代找油人的青春榜样。

截至目前,东方物探全面完成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20多名处级干部、300多名科级干部主动放弃管理岗位,走上技术专家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动力。打造形成了由1名工程院院士、13名首席技术专家、76名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共7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科技部分别授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企业”和“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十三五”期间,东方物探全面完成既定的科技发展规划,共有9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5项技术获得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累计申请专利1168件,取得授权专利968件,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比“十二五”提高146%和370%。公司技术创新典型经验在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交流。

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东方物探将锚定率先打造世界一流目标,深入实施“创新优先”战略,勇闯技术“无人区”,着力打造物探前沿技术和行业引领技术,加快物探业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加速向物探行业技术“领跑者”转变,奋力谱写技术立企新篇章,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东方物探标志性技术成果一览

1 GeoEast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

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是东方物探依托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历经17年持续研发、迭代和升级打造的我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和解释一体化超大型软件。

“十三五”期间,依托国家、集团科技重大专项研发的GeoEast V4.0,在软件平台、处理技术、解释技术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在国内外应用取得重大成效,整体达到国际先进,多波处理解释等6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开发完成新一代多学科一体化软件平台GeoEast-iEco,形成涵盖陆地到海洋、常规到非常规、地面到井中、纵波到多波、地震到重磁电的物探软件产品家族,在中国石油处理解释项目应用率超过80%,并且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煤田、地质调查等行业的57家单位,17家科研院以及海外中多个主要石油产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全球主流物探软件之一。

2“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

在地震勘探理论、配套技术及软件装备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颠覆了国内“稀疏采样和窄方位观测”的低密度做法,突破了国外“子线接收、数字组合”高密度采样理念,构建了“充分、均匀、对称”高密度地震波场采样新理念,形成了面向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我国陆上地震勘探技术的升级换代,引领了全球陆上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方向,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在国内15家、国际25家油公司广泛应用,油气勘探成功率提高15%~40%,为中国石油“十二五”以来探明石油45亿吨、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做出重要贡献;为获得国际油公司50%以上的高端地震勘探市场份额、业务规模持续保持全球行业第一提供了根本保障。

3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是依托国家资环领域863课题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开展的重大石油勘探装备研发项目,提升了可控震源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技术服务能力,实现了激发信号从3Hz~100Hz拓展到稳定的1.5Hz~160Hz,满足了高精度、低成本的勘探需求,为提高储层分辨率、全波场地震反演、深部成像等提供了可靠的信号源,对盐下成像精度低的地质目标能有效提高储层垂向分辨率,改善深部成像质量,尤其能解决火成岩地表地下地质目标成像难的问题。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能规模化应用的宽频地震信号激发源,该技术成果满足了高精度地震勘探对低畸变、宽频地震激发信号的需求,开启了全球石油勘探行业的低频地震勘探新时代。

4 eSeis陆上无线节点地震采集系统

eSeis陆上节点地震采集系统是东方物探经过4年的深入研究开发出的中国石油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点地震勘探仪器。

eSeis地震仪集成现代化工业化设计,仪器体积小、功耗低、智能化程度高,首创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引领地震勘探设备向高精度和高保真度方向发展;研发节点立体化质控技术,实现了节点单元从人工、车载、无人机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多视角的质量控制;创新采用无桩号节点放样技术,可实现检波点放样与节点单元质控一次完成,采集效率提高30%以上,在解决勘探禁区难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改变了地震队传统施工模式,引领地震勘探从人工有线勘探向智能无线节点方向发展;建成自动化工业制造生产线,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超高效混叠地震勘探技术

该技术成果主要包括:可控震源高效激发技术、可控震源综合导航技术、谐波压制技术、信噪分离处理技术,实现6万道有线仪器连续记录模式下对接收排列和作业震源的有效质控;创新可控震源高效采集作业管理方法,研制了新一代数字化地震作业管理系统DSS,实现了信息化高效野外作业管理,大幅降低了作业设备、人员的投入和待工时间。可控震源超高效混叠采集作业能力大幅提高,平均日效由原来的1~1.2万炮提升至3万炮,创造了日效54947炮的全球最高纪录。

该成果推动了陆上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升级换代,较好地解决了高密度地震勘探经济技术一体化问题,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开拓海外高端地震勘探技术服务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井中地球物理光纤采集系统(uDAS)

井中地球物理光纤采集系统(uDAS)针对高复杂、高精度油气勘探开发问题,研制了uDAS现场采集处理质控软件、井中地震处理解释软件,进一步突出了uDAS-VSP成像相比常规检波器VSP和地面地震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的优势,有效发挥了井中地球物理光纤资料在多领域的全井段、高密度优势,提高了目标地层的分辨能力,为复杂构造地区油气增储上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该成果在国内13家油气田广泛应用,实现了7500米超深井和250℃高温井下作业,地球物理点密度提高10倍,施工效率提升40%,单井施工成本较常规井中地震检波器减少30%,在井中地震、井地联合勘探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开启了高精度井地联合立体勘探新时代。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来源:中国石油报)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