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过去是城郊结合部青羊区三环外区域已成为青羊新城,区域内道路长度、路网密度、就业岗位、服务人口等均快速攀升,给区域交通出行和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和群众越来越高的交通出行期盼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加剧。
社区服务中心俯瞰图
二、做法与经过
一是推动资源力量下沉。会同青羊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加强青羊新城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有效办法,于2016年组建了市区联动的交通秩序管理大队,采取交警出警力、区级部门出保障的方式运行,建立了30个社区交通警务工作站,实现了“一警一街道、一辅一社区”。
二是建立道路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由社区主导、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交警和属地职能部门联动全面排查治理隐患,以宣传片、交通安全体验场景、社区情景剧等方式寓教于乐提高意识,创新推行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模式。
社区服务中心办理车架管业务
三是创新社区停车治理模式。深入小区实地了解居民停车情况,准确地掌握了社区停车泊位总量和居民停车刚需,按照“白天利用小区闲置车位解决道路停车乱,晚上利用部分道路资源解决小区停车难”的思路,推动共享停车运用,并引导小区群众和社治力量使用“蓉e行”举报违法乱停,共同维护社区生活品质。
四是精细精致服务融入“15分钟生活圈”。将交通违法处理业务、机动车业务、驾驶证业务、交通事故处理共4大类18项业务融入15分钟生活圈,在疫情意见持续推广“预约通勤挑战”“接送学生车辆预约出行”,创新打造“宁静社区”破解区域建设项目多、夜间运输频繁带来的噪音问题。
三、成效与反响
一是群众安全感提升。青羊区清波社区近三年完成隐患排查整改115处,交通事故总量下降38.2%,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二是群众获得感提升。“停车难、停车乱”有效缓解,闲置车位实现错时有偿共享,实现各方多赢。
三是群众幸福感提升。群众办理交通业务更方便,各项建议意见能够得到迅速回应,夜间交通噪声明显减少,居民对交通满意度达到93.8%。
发动多方管理力量依托“蓉e行”举报交通违法
四、经验与启示
一是树立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理念,主动融入“党建引领、双线融合”社区治理大局,是破解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可行道路。
二是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真正找准需求、摸清痛点,充分发挥民智民力,实现交通共建共治共享,是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五、探讨与评论
2021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在成都召开,社区交警警务作为清波社区观摩点位工作经验向全国重点展示推荐,得到了公安部领导和与会代表的认可和肯定,会后,36个省、市兄弟单位249人次到成都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