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平台建好
一是综治中心建设,按照省委政法委统一部署要求,全面铺开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区级综治中心按照系统化、集成化思路,设置在全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智能联动服务;
二是全科网格建设,按照一张网“全域覆盖、全时可用”的思路,全面推开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全区共划分一级网格31个、二级网格391个、三级网格2335个,把各类调解力量全部纳入全科网格建设体系,实行人民调解员调处矛盾纠纷网格包抓责任制,确保在网格中及时发现问题、调解纠纷、化解矛盾;
三是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法院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坚持调在诉前、能调则调、调判结合,依法扩大司法调解范围,把调解贯穿案件诉讼全过程,不断提高司法调解结案率,有效缓解了审判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把队伍建强
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方面,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来,全区共建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70个,成立以个人命名的品牌调解工作室32个,实现31个乡镇(街道)和399个行政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行政调解队伍建设方面,要求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分管基层社会治理的干部必须成为调解专家,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开展相关调解工作;
司法调解队伍建设方面,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保险纠纷、道路交通、婚姻家庭、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6个司法专业调解室,成立一名法官、两名书记员、N名人民调解员组成的“1+2+N”司法调解团队。
三、把机制建实
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来,立足构建多元调解大格局,不断探索构建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协调、联动化解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选派2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各基层人民法庭,让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无缝对接,联合起来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小刘说事”调解居民纠纷
四、把方法建新
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依托现有的平台、人员、机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多元调解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司法牵头、乡镇街道部门为主的多元调解矛盾纠纷模式。明珠路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行“三长制”多元调解矛盾纠纷机制,街长、院长、楼长“三长”各负其责,依托全科网格服务治理机制,建立“三长制”包抓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同时成立以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同志命名的“小吴调解工作室”,邀请各社区居住的法官、民警、退休老干部、人民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随时接待群众的法律咨询,及时调解出现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