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以“智治支撑”为手段,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联动融合,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基层基础,着力补齐治理方式“短板”,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做到市域社会治理“一屏统览”、基层矛盾化解与调度的“一网统管”,社会稳定预警的“一网统防”,公众服务的“一网统办”,加快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一、实施“三个融合”
形成了“线上线下、配合联动、专兼结合”格局,有效形成了市域社会整体合力,助推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方式。
二、创新“数字化+网格化”模式
网格内“人、事、地、物、情、组织”全部录入,并在2.5维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实现了“人房关联、看图知情、看房知人”智慧化管控。推行“1+N”网格组团式服务模式,结合网格实际,1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同时灵活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1名法律顾问、1名社区民警、1名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工作力量,共同做好网格工作。探索构建“党建+治理”融合网格,按照“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网格上”的要求,建立“红旗驿站”小区党支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自治活力,释放了市域社会治理潜能。
三、变“体制”为“体系”,让治理机制“活”起来
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网格治理的关键,构建“平台能支撑、事件可联动、制度有保障”的网状治理体系。统筹网格信息资源、视频监控资源,在市县乡三级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运行,形成综治中心、网格化中心、雪亮工程平台“三位一体”社会治理枢纽平台,实现社会治理力量整合、资源聚合、工作融合。
四、创新“四联四化”工作模式
四联:坚持把综治中心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的主阵地,紧紧围绕“创新治理、维护稳定、协调各方、服务群众”职能定位,通过“数据联通、工作联抓、力量联合、平台联动”,积极打造四级联动实体化综治中心,为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四化:力量联合,构建多元化治理队伍;数据联通,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工作联评,构建长效化治理体系;平台联动,构建实战化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