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户镇位于香河县城南10公里,毗邻天津市武清区,幅员63.5平方公里,辖43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
一、核心稳固,突出“政治”引领
把工作能力强,敢于担当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目前,全镇43个村街全部实现“书记村长一人兼”,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占比10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1人,同比上届上升25%;致富带头人34人,占比79%。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
五百户镇综合调度指挥中心
二、管理规范,提升“法治”保障
为每个村街都聘请了法律顾问给村“两委”和群众提供服务。对新任村书记、村主任先后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培训、信访稳定工作培训等系列培训。聘请专业人员,每月利用视频会议系统给全镇党员干部讲授法律知识。截止目前共讲授课程12次,共8000余人次参加学习。
三、服务下沉,激发“自治”活力
探索镇政府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在村两委“嵌入式”工作机制,积极引导村两委在重点工作开展前,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共同讨论重大事项。指导各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小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社会组织。
“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
四、资源整合,构建“智治”格局
按照“实战化工作平台”的定位和“综治办+综治信息化+组团式服务”模式,建立面积1200平米的镇综治中心,设立“一厅两室两中心”。综治办、司法所、民政等人员进驻中心,负责全镇日常工作的指挥、调度,成为社会治理“实战指挥部”。进一步细化网格化,明确网格员职责,为网格员安装专业版手机APP,随时上传信息,保证矛盾不上交。在村委会建立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综治工作站,设立“一站四室”。村级综治中心主任由党组织书记担任,“两委”成员、网格员等积极参与做好综治工作。
游人在法治公园观看学习普法宣传知识
五、文化惠民,弘扬“德治”乡风
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镇级诗词协会,成立了“民族风”、“乡风”、“文华”三个村级诗社,编印《运河之珠诗词集锦》。在镇区小广场建设了“中华诗词锦园”,在村级诗社建起“中华传统诗词墙”,举办了首届“诗词朗诵会”,把倪李路建成“创乡”宣传景观大道,让人们随时受到传统诗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