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增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22.09万户,同比增长15.82%,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3.71%;实有注册资本45916亿元,同比增长16.56%,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0.41%。上半年,月均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单月新增量屡创新高。
市场主体单月新增量首次突破3万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市场主体发展痛点堵点,全面落实暖企政策和便民举措,市场活力竞相迸发。从市场主体类型划分情况来看,内资企业(含私营)累计总数51.48万户,同比增长11.15%;外资企业累计总数2789户,同比增长3.80%;个体工商户累计总数69.75万户,同比增长19.71%;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总数5709户,同比增长2.61%。
从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额情况来看,内资企业(含私营)注册资本42346.89亿元,同比增长12.92%;外资企业注册资本369.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46%;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896.23亿元,同比增长20.43%;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130.93亿元,同比增长3.65%。
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培育势头强劲,月均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单月新增量屡创新高。其中6月新登记3.14万户,单月新增量首次突破3万。1~6月,全市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4.45万户,位居长三角城市第五、中部省会城市第二。日均新设立企业1156户,比2020年增加391户。
私营企业全面恢复至疫情前发展水平
作为拉动市场主体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全市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可圈可点。
1~6月,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5.89万户,同比增长28.41%。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5.02%,已全面恢复至疫情前发展水平。截至6月底,全市在册私营企业48.73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近四成。在册个体工商户近70万户,达到历史峰值。从行业来看,在册市场主体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快速涌现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催生着数字平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推动经济转型和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载体总数为21.96万个,涉网市场主体总数6.49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5.32%,较2020年年底增长4.08%。其中,与“智能家电”相关的制造业涉网主体4323户,在第二产业中占比6.41%。“618”大促当天,全市网络商品销量为1866.4万件,销售额17.51亿元,其中“家用电器”销售额3.37亿元,占销售总额19.24%,位居第一。(尹霏雯 方娟)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