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巍阴山下有一座美丽的青色之城,那就是呼和浩特;在茫茫敕勒川,有一座草原上的都市,那就是呼和浩特。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国务院批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除石家庄外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家确立呼包银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更是一座包容开放的现代化草原丝绸之路枢纽城市。随着京呼高铁的通车,呼和浩特已进入京津冀“2小时经济圈”。
呼和浩特是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色、冬可戏雪的美丽青城。荣获“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美好城市”等荣誉。作为“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节点城市,“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乳业文化”、“马文化”等众多文化形式在呼和浩特交汇互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正是长城与黄河唯一“握手”的地方。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地处晋、陕、蒙黄河大峡谷的核心地段,规划面积25.34平方公里,距呼和浩特市154公里。这里峡谷两岸壁立万仞、河道碧波万顷、河岸上长城耸立、村落中古迹遍布。在这里,边塞风光和窑洞景观交相辉映、黄河文化和长城文化水乳交融。可谓是:黄河第一村,长城第一墩,一唱雄鸡闻三县,两条巨龙定乾坤。
老牛湾之美,美在自然的鬼斧神工。都说黄河九曲十八弯,正是由于这里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弯道、山高峡陡、怪石林立的别样风景。“老牛湾”中的“太极湾”被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黄河奔流而下,在此间形成一个接近270度的大回环,犹如中国古老的太极图,所以被叫做“太极湾”,而因其地势险要,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中国的科罗拉多”,这也是整段峡谷最摄人魂魄的地方。在这百里峡谷之间,还有一处颇为奇特的景观,叫做“太上老君之耳”,是经历了约4.5亿年溶蚀的奥陶纪石灰岩受垂直流水侧向溶蚀,导致融槽贯通,形成了一个高约0.7米的小溶洞,由于位置险要,形如人耳,所以也被叫做为“太上老君之耳”。“形似鬼斧削峡谷,宛若天工雕画卷”说的就是老牛湾的自然之美。
老牛湾之美,美在永恒的历史价值。历史上的老牛湾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处,也是北宋和辽、金、西夏、明朝与鞑靼的界关。黄河谷中有弯,湾中套谷,明长城三里一墩、五里一台。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昔日烽火连天的晋陕峡谷,已经成为了平和浪漫的高峡平湖,如今的明长城,烽烟渐熄,兵去堡空,似乎在告诉后人,兄弟民族早已化干戈为玉帛,五十六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老牛湾之美,美在独特的人文底蕴。老牛湾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中国最美乡村”。这里居住的百姓依然过着祖辈们沿袭下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纯朴生活。石窟石屋,取当地石片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石碾石磨,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窑洞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外拙内秀,整个村庄就是一座石头建筑的博物馆。除了特色民居,这里还有九曲黄河阵、骡驮轿婚礼、踢鼓子秧歌、古瓷窑、布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彰显了老牛湾黄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有海红果、小香米、抿豆面、石磨豆腐、黄米糕、黄河鱼、洞穴蘑菇、有机玉米、莜面等健康绿色农副产品冲击你的味蕾,来体验祥和喜乐的农家生活。
岁月流逝,老牛湾古老而沧桑,伴随着黄河边打渔人凿冰的叮当声音沉沉地睡着;时光流转,老牛湾年轻而活力,万家寨水库、旅游交通渡口让它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朝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时指出,要“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当前,呼和浩特市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靓丽名片,提升首府对外影响力,着力强化首府优势、突出首府特色,坚持推动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并举,通过勤劳的双手,集智聚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首府。(文/图: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