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陕西省宝鸡市

时间:2021-06-2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绿色环抱的宝鸡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辖3区9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1万,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也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宝鸡历史文化悠久,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发祥地,素有中国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区位优势明显,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西宝、宝兰客专,连霍、银昆高速穿境而过,九条高速公路联通周边城市,宝鸡机场即将开工建设;工业基础雄厚,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优势突出,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是西部工业重镇;生态环境良好,秦岭主峰太白山位于境内,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穿流全境,是关中西部生态屏障,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殊荣。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3.81亿元,增长3.5%;完成财政总收入233.0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446元和13094元。

宝鸡大剧院

碧水蓝天新景观

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谋划决策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十五”期间,确立“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目标,提出解决环境问题首先从城市做起的工作思路,2005年建成西部首批、陕西唯一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十一五”期间,提出“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更是竞争力”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2010年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通过考核验收,至2011年有10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区。“十二五”期间,确立“环境吸引力走在西部前列”的目标,荣获全国首批、西北首家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十三五”以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美丽城市”战略目标,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重生态、抓环保的发展导向,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空气质量关中最优、渭河水质流域最清、城乡环境全省最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在全省前列,凤县、陇县、太白县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努力奋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积极建设宜居城市,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绿色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做大绿色经济文章,聚力做亮绿色发展品牌,全面优化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迸发绿色发展新活力。

故乡的云

关山晨曦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严格把好“入口关”,先后否决30多个“两高一资”项目落户,引进了吉利汽车、青岛啤酒、农夫山泉等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从源头上控制新增污染。积极畅通“出口关”,市区宝鸡阜丰生物、凌云蓄电池等一批企业“退城入园”。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122户,其中:清理取缔1288户,改造升级1670户,搬迁入园164户,实现了动态“清零”。建成宝鸡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凤翔县陆港中小企业产业园、岐山县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一大批中小企业入园集约发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关闭重污染企业16户,淘汰水泥、煤炭、造纸等落后产能150多万吨。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绿色工厂11户,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8个。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行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通过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认证,引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持续减少化肥、农药投入,切实降低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深入实施“3+X”工程,持续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推动特色产业向优生区、优势区聚集,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企业达到32户,产品63个,产量34.58万吨。凤翔苹果、眉县猕猴桃、陇州核桃、太白甘蓝、宝鸡蜂蜜等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和谐

嘉陵江晨雾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聚焦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按照“全域化空间布局、全链条产业集聚、全区域畅达网络、全覆盖服务体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积极将旅游业融入城市建设及产业发展之中,全面推动城乡资源配置和各类产业的旅游化发展,创新旅游业态,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实施旅游“5+”战略,将生态、休闲、文化、美食、体育等元素有机整合,突出打造“生态”品牌,把景区放入自然、融入环境,形成全域旅游体系。目前,宝鸡已拥有太白山、大水川、关山草原等一批生态优势明显的高A级景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坚持生态惠民增进绿色福祉

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实施大绿化,做好水文章,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城市。

廊桥晨韵

绿色能源美山川

绿色炎帝园

做靓绿色品牌。坚持以建设“生态大花园”为统揽,大力实施“绿色宝鸡”九大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和“企地共建”义务植树基地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26%。针对市区北坡生态脆弱、存在地质滑坡隐患的实际,大力植绿护绿,开展综合整治,先后建成北坡森林公园、代家湾生态公园等生态治理、绿化美化项目。在全省率先整治市区铁路沿线,建成一批街心公园,形成长达31公里的绿色园林景观长廊。开展城市、县城、城镇“三级联创”活动,形成了西北地区少有的“国家园林城镇群”,率先实现关中大地园林化。市区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08%、40.96%、12.42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态园林宜居幸福城市建设成效显现。

魅力植物园

千湖百花园

建设水润宝鸡。坚持“柔性治水、系统治水”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统筹全境域,构建大水网。按照“大江大河以工程为主、景观为辅,小河小溪以景观为主、工程为辅”的原则,开展流域综合治理,保持岸线自然曲度,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环境。突出自然生态景观效果,沿渭河累计建成各类游园、公园3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个、国家湿地公园2处。按照“生态重于景观”的要求,统筹推进滩面整治、湿地建设、河道疏浚,形成了十里花海、千亩荷塘、万顷芦荡等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渭河荣膺首届全国“最美家乡河”称号。我市境内的清姜河成为陕西省唯一推荐参评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的河流。

打造美丽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建设,选取渭北塬区、关中川道、秦岭山区不同类型村庄,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四项地方标准,分层建立“三档整治”标准体系。累计建设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项目8800多公里,全市卫生厕所达到44.2万座、占常住农户的65.3%,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641个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农村逐步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

坚持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

坚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社区广场扇子舞

晚霞石鼓

强力保卫蓝天白云。准确把握汾渭平原国家主战场定位,突出“减煤、抑尘、治源、控车、禁燃、增绿”等重点举措,坚持月度点评,严格督导检查,加强量化考核,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区重污染企业全部搬迁,市域内2户燃煤电厂(宝鸡第二发电公司、大唐宝鸡热电厂)均已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全市实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全面完成非禁燃区53.8万户农村清洁能源替代改造任务,市区4300多辆公交车、出租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近三年,全市完成“公转铁”增量200万吨,完成92台工业炉窑综合治理、200余户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3个工业园区建成VOCs自动监测站。2019年市区优良天数273天,同比增加20天;PM2.5浓度51μg/m3,全面完成省考指标;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7,同比下降0.2%,在关中城市和汾渭平原11个城市排名第一。

渭河百里画廊

渭河生态体育公园

倾力呵护碧水清流。围绕渭河水质流域最清目标,打好综合治渭“组合拳”。在全市1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清姜河、石坝河、六川河等渭河支流污染综合治理,以支流水质改善促进渭河干流水质提升。依法划定6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实现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城乡一体统筹推进。渭河宝鸡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指数位居关中城市第一,渭河流域整治成为“系统治污、柔性治水”的成功范例。

渭水河畔·宝鸡峡“乾坤弯”

一半花海一半城

一河两岸

全力守护青山净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以秦岭为重点的青山保护,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将秦岭海拔1500米以上的矿山全部退出,全市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坚决守护好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全面完成全市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在凤县、眉县实施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在全省联合调度会议上交流宝鸡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经验,全市受污染耕地全部实现安全利用。目前,全市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个、森林公园11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2700余种,野生动植物种群占全省50%,成为陕西自然保护地聚集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人居环境的新期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巩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