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全市工业发展目标考核结果中,肥西县再度荣获“优秀等次”,连续五年蝉联该项重要考核优秀榜单。五年间,全县上下紧紧抓牢工业经济生命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奋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增速领先、总量进位、结构优化、实力提升的良好态势。
规模体量稳中有进
工业企业量质齐升,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户,2020年规上企业总数达405户、占合肥市总量19.4%,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28户。规上工业产值连续五年保持在千亿元以上量级,2020年超1400亿元并创历史新高,占全市总量1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2%,占全市总量14%左右。工业投资持续增加,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8%、2020年达85.6亿元,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0.9%、2020年达60.3亿元,5年实施工业项目1987个。作为全省工业发展排头兵、全市工业发展主战场的地位日益凸显,2020年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县第52位。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重点园区举足轻重,肥西经开区、柏堰科技园、新港工业园三大园区成为全县工业发展主战场。2020年,三大园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县总产值87.2%,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总量的83%。重点产业地位突出,在联宝、江汽、格力、美的、TCL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及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在肥西县工业中地位更加重要,2020年三大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占肥西县规上工业产值71.9%。新兴产业异军突起,2020年全县战新产业实现产值755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53.43%。泰禾智能和中科光电等龙头企业打造了肥西县色选机产业名片,亿帆医药、华润神鹿、悦康药业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建设和发展,推动形成全省重要的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此外,安利材料科技引领新型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
创新发展动力强劲
创新载体数量激增,全县共有162家企业与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研发平台,组建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7个。大中企业实现了技术中心全覆盖,累计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204个,较“十二五”末增加155%。创新成果硕果累累,创新型县建设成效明显,201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6%。截至2020年底,全县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6家,总量居五县市第一。连续多届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41位、获得省级创新型县称号。品牌质量卓有成效,全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省市名牌产品35个、省制造业高端品牌示范企业5家、市级以上品牌示范企业43个、安徽省工业精品11个,新增省级新产品211件,获得安徽省政府质量奖企业1个、通过各类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70个。
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近五年,三大运营商累计完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5亿元,建成4G通信基站3546个、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网点270个,全县有线宽带和无线网络覆盖率均达100%。5G新基建全面启动,已建成开通5G基站586个,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基础设施保障。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县企业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加速实现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超1200户企业成功上云,11户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产业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机器换人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底,全县建成“智能工厂”10个、“数字化车间”115个、“数字化生产线”141条,加快推进县域工业企业进入数字化新时代。(陈文松、李蓓蓓)
(责任编辑:沈晔)